漫游久抱扶胥梦,多病来登广利宫。
龙势东迤溟渤远,虎头南去越裳通。
擎天柱立烟光净,浴日亭高海气空。
一笑江山如有意,波罗风雨住归篷。
漫游久抱扶胥梦,多病来登广利宫。
龙势东迤溟渤远,虎头南去越裳通。
擎天柱立烟光净,浴日亭高海气空。
一笑江山如有意,波罗风雨住归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南海庙的游览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首句“漫游久抱扶胥梦”,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南海的向往与憧憬,仿佛在梦中已多次探访这片神秘之地。接着“多病来登广利宫”,则透露出诗人身体状况不佳,却仍坚持前往南海庙,体现了他对这一圣地的敬仰之情。
“龙势东迤溟渤远,虎头南去越裳通”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南海的广阔与深远比作龙的蜿蜒之势和虎的威猛之态,同时暗示了南海与远方的连接,以及与越裳(古代地名)的交通往来,展现了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的历史地位。
“擎天柱立烟光净,浴日亭高海气空”描绘了南海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壮丽,擎天柱般的景物矗立于净洁的烟雾之中,浴日亭则高耸入云,海面上的空气似乎也变得空灵起来,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一笑江山如有意,波罗风雨住归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动,仿佛江山也在微笑回应他的情感,而波涛风雨似乎也为他停留,等待他归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南海庙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