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在北燕,相望渭桥边。
团团落日树,耿耿曙河天。
愁多明月下,泪尽雁行前。
别心不可寄,惟馀琴上弦。
佳人在北燕,相望渭桥边。
团团落日树,耿耿曙河天。
愁多明月下,泪尽雁行前。
别心不可寄,惟馀琴上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北燕思念远方爱人的情景,情感深沉,画面感强烈。
首句“佳人在北燕”,点明了女子的身份和所在之地,她身处遥远的北方,与爱人相隔两地。接着,“相望渭桥边”一句,通过渭桥这一具体的地点,进一步强化了两人相隔的现实,以及女子对爱人的深切思念。
“团团落日树,耿耿曙河天”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落日与曙光、树木与天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昼夜交替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等待。日落时分,女子凝视着树影,而当夜色渐淡,曙光初现,她又望着天空,这种循环往复的景象,映射出她内心无尽的思念与期盼。
“愁多明月下,泪尽雁行前”则直接表达了女子的内心情感。明月之下,她愁绪满怀,泪水已流尽,只能看着南飞的大雁,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寓意着远方的爱人或许正在归途之中,但这只是她的美好愿望,现实却是遥不可及。
最后,“别心不可寄,惟馀琴上弦”两句,揭示了女子无法将思念之情传达给爱人的无奈。她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琴声,通过音乐来表达心中的离愁别绪。琴声悠扬,仿佛是她对爱人的呼唤,却只能在寂静的夜晚回荡,无法跨越时空的阻隔传递到对方耳畔。
整首诗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爱情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夜对酒,徙倚徬徨。庭临东海,发发星光。
南箕如舌,北斗主张。历历古今,治乱何尝。
伍员入吴,伊尹归汤。栖栖鲁儒,戚戚楚狂。
闻言不信,听谗则详。天运所为,群和一倡。
谁为黼黻,颠倒衣裳。谁为嘉宾,吹笙鼓簧。
我矢用直,我弓用强。射尔卷舌,遂扫欃枪。
主悦臣安,顾见凤凰。麒麟在囿,元龟在堂。
朱草烨烨,驺虞将将。出照卿云,处荫重房。
元气开明,乐哉未央。
日日呼未央,此中宜杖钵。
为儒虽后进,学佛已先达。
相知一十年,而各讨生活。
我作花酒禅,子学曹溪獦。
兹游颇得力,宿根恍难遏。
毒怒證罗汉,慈悲恋菩萨。
如暗乍悬灯,如醒初餐葛。
逼欲对吾子,堂前高棒喝。
须知门外汉,一旦思排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