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党锢传》
《读党锢传》全文
宋 / 王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须知明哲异全身,错认中庸误杀人。

若使不为群小恶,定应须有善人嗔。

平生岂为干名字,此念犹当质鬼神。

刘氏兴亡虽不补,却扶天地立君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ǎngchuán
sòng / wángsuì

zhīmíngzhéquánshēncuòrènzhōngyōngshārén

ruò使shǐwèiqúnxiǎoèdìngyìngyǒushànrénchēn

píngshēngwèigānmíngniànyóudāngzhìguǐshén

liúshìxīngwángsuīquètiānjūnchén

注释
明哲:明智的人。
全身:保全自身。
中庸:儒家主张的折中之道。
群小恶:小人的恶劣行为。
善人嗔:善良的人的愤怒。
干名字:追求虚名。
质鬼神:向鬼神表白自己的心意。
刘氏兴亡:指某个姓刘的家族的兴衰。
立君臣:维护君臣关系的秩序。
翻译
要知道明智之人与保全自身不同,错误地将中庸之道当作原则会害人性命。
如果他不被小人所驱使做恶事,必定会有善良的人为此感到愤怒。
他一生并非只为追求虚名,这种念头仍值得向鬼神证明其真诚。
刘氏的兴衰虽然无法挽回,但他的行为确实在维护天地间的君臣秩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的作品,名为《读党锢传》。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党锢的评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品德高下与社会评价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须知明哲异全身,错认中庸误杀人。" 这两句强调了正确的品德评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一旦对品德的认识出现偏差,不仅会错误地将平庸之辈视作圣贤,还可能因此而误伤好人。

"若使不为群小恶,定应须有善人嗔。" 这句话则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私心和世俗的恶习所致,那么对于品德的错误判断,应当引起善良之人的愤慨。

"平生岂为干名字,此念犹当质鬼神。" 诗人自问,自己一生的行为是否仅仅是为了名声?这种追问显示了诗人对于个人行为与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即便是在面对鬼神之时,也应当严于律己。

最后两句 "刘氏兴亡虽不补,卻扶天地立君臣。" 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和超脱,以及在这过程中保持道德立场和社会责任感的坚持。即使个人无法改变世事的兴衰,但依然要以身立正,维护天地之正义与君臣之间的礼制。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王遂深厚的文学功底,更表现出了他对于人性、历史和道德的深刻洞察,是一篇融合了个人情感、社会责任与哲学思考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遂

王遂
朝代:宋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猜你喜欢

代秋情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0)

不遇咏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0)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0)

八尺

八尺孤帆一叶舟,相将风水到今秋。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海上鱼龙应有恨,山中草木自生愁。

凭君莫话兴亡事,旧日长年巳白头。

(0)

闻笛

江花如雪绕江春,江水迢迢入梦频。

一夜东风有横笛,满城都是惜花人。

(0)

有感

北斗阑干外,浮云拄杖中。

天高千障立,月静一江空。

宇宙横挥麈,乾坤落转蓬。

浩歌聊举酒,无泪哭英雄。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