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不遇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从字面上看,诗人表达了一种被世俗所遗忘、个人情感无法与外界相通的心境。
“北阙献书寝不报”,北阙即宫殿前的大门,献书而寝不报,说明诗人的努力没有得到回应,这里象征着上层建筑或权力中心对诗人期望的忽略。紧接着“南山种田时不登”则是说尽管诗人在生活中辛勤劳作,但收获甚微。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努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接下来的“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立无援。在社交场合中,诗人感到自己的存在并不为人们所注意,即使是在权贵之门前,也无法引起关注。这里的“百人”和“五侯”分别象征着广泛的人群和高位尊贵者,他们对诗人的疏离增添了诗人心中的孤独感。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这两句中,“河朔”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而“君”字则含有敬意,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询问远方朋友的平安,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关切和渴望交流的情感。
“且此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这两句是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慰藉,但不愿去探讨那些看似美好却可能引起愁绪的事物。这里的“春风”和“杨柳”象征着季节更迭和生命循环,诗人选择了对这些事物保持沉默,不想让自己陷入更多的情感波动。
最后,“今人昨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人际关系的看法——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情感。同时,诗人通过“我心不说君应知”表明,即便如此,他的心意还是希望能够被理解和接纳。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末尾两句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诗人在帮助了别人之后,不带任何尘世的挂念地离去,这种行为展示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也间接反映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他选择以更高的姿态来对待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左右。
总体来说,王维通过这首《不遇咏》,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悲哀,同时也透露出超越尘世的一种精神追求。
我家仙岩人迹稀,客从何来此何时。
岷山之阳适海峤,万里欲写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龙蛰不随群飞。
病樵弛檐渴猿喜,虽未作霖良已奇。
吾闻岷山天与齐,仰止不见如调饥。
君登绝顶小天下,此纵有山安足嬉。
翩然肯过非所期,此道辽阔车谁脂。
愿言税驾毋遄归,为我更赋崧高诗。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西湖西山坡,水乐洞之侧。
有池当轩绿,有花当夏白。
风润脉柔茎,午芳擅正色。
方来玉八瓣,圆中珠一的。
曾携真率杯,相看契清阒。
主人自城居,付与乘閒客。
回头一十年,今日为何日。
窗前小盆池,又见此花发。
花于我何心,我见花自恻。
老妻颇解事,一笑复太息。
胡为不自知,君已八十一。
洛阳白牡丹,杨家红芍药。
魂梦且不到,何独□怀昔。
□□垂头答,风雨天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