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1、穞:野生的稻谷,穞,自生稻也。葵:冬苋菜,《广雅》:葵,菜也,尝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
2、聒:聒噪、吵闹。
3、兔丝:蔓草,多生荒野古道中,蔓延草木之上,有茎而无叶,细者如线,粗者如绳,黄色,子入地而生。初生有根,及缠物而上。其根自断,盖假气而生,亦一异也。
4、罗袂: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
分别才几天,门前就长满了野稻与冬苋菜。
秋蝉在梧桐树上不停聒噪,从日出叫到日落,声音凄凉。
秋天的露水把萤火虫打湿,严霜将兔丝草枯萎。
反正也没人看,不妨把紫色绣裳掩严实了,想你就哭,和着蝉声,从早哭到晚。
此诗作年不详。诗以拟代独处之思妇口吻写秋日思情,诗中描画秋日萧瑟景物以衬托伤感气氛,以景寓情,相思之深见于言外。另外此诗用自然景象极写别后的凄凉、寂寞与悲哀的心情。情景交融,十分完美。
首句写离别时间短暂只有几日,而主人公感觉十分漫长,认为门前已长野草,道出主人公度日如年的殷切思念之情。
第二、三句通过写寒蝉、白露、清霜等描画出秋天的萧瑟、肃杀、凄冷,从而写出主人公的凄苦心情。白露、清霜一句对仗工整、描写细腻如画,想来主人公生活在离别的痛苦中,耳中所闻、眼中所见皆勾起自己的思念忧伤。
末句写主人公独守空房、长啼无尽。“空掩紫罗袂”叙述主人公身穿华丽服饰其雍容华丽却无人欣赏,只能掩严实自己的服饰。“长啼无尽时”刚好与次句的“日夕长鸣悲”相呼应,且在啼哭时间上要更久长一些,把离别后的悲伤写得淋漓尽致、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纵上所述,本诗有诗意、有境界、有情感,处处充满缠绵、委婉,在闺怨诗里面,艺术水平是很高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秋思之苦的意境。"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稆葵"写出了时间流逝,亲朋好友分别后的孤独感,"稆葵"象征着难以忘怀的情谊和时光的荏苒。"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则通过秋夜里的蝉鸣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哀伤。蝉鸣在这里不仅是秋天的一个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中,露水和霜冻都是秋天的常见景象,而它们对萤火和兔丝(一种植物)的滋润,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丰富多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湿润与温暖。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则是一种意象的转换,"紫罗袂"可能是某种物品或服饰,但在这里更多地成为了诗人的情感寄托。"长啼"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哀伤的情绪不断延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秋天以及时光流逝的深沉感慨。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每一句都在表达一种无尽的哀愁和怀念。这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抒发个人情感的小品。
负郭偃衡茅,停车遣幽讯。
隐侯竹间出,难弟墙东引。
耦耕及新麦,对漉饶夙酝。
改白王弘衣,冀青阮公瞬。
密雨战炎歊,初凉乘时进。
散沫染空阶,馀膏惠脩疄。
慈明既外朗,叔慈复内润。
玄言万飞屑,令色双联瑾。
愧以干旄旋,更为薜萝信。
早晚床头篘,愿言无所吝。
有所思,乃在大海之北。卒然太行,起若立壁。
驱车畏轴折,驱马畏蹄仄。
岂无珠宫贝阙,黯■或成碧。
有所思,思纷来,其端类丝。或糺之手,弄一白圭。
云彼昔所治,手弄之三载不忍释,渐成璧。
一心为一心,安能两相测。严霜下,青阳晞。
朱华剥落不自持。
前夜维扬玩寒月,今朝燕冀寒踏雪。
百年快事能几回,谁料兹行两奇绝。
漠漠郊原一掌平,纷纷珠贝缀难成。
玉堂瑶圃随行上,缟带银杯逐步生。
复有软舆和盖重,何似渔翁一蓑冻。
白马翩翩千里骄,红旗闪闪长亭送。
臂鹰走狗谁家儿,颇忆东原年少时。
双飞一箭穿云下,九尾千年匝地驰。
壮气老来馀白首,熊裘貂帽鹅黄酒。
扫竹寻梅何事无,柳絮梨花随处有。
东方又动朝日红,耀色流光四望通。
矮屋欲埋孤出栋,遥山先映最高峰。
试问天公资发育,前须巽二后滕六。
苍生赤腹望丰年,黄扉紫阁尤惊目。
谁持坚白攻异同,燮理调和唯至公。
不见狻猊巧抟换,消得东皇一夜风。
《南宫北郭踏雪》【明·陆深】前夜维扬玩寒月,今朝燕冀寒踏雪。百年快事能几回,谁料兹行两奇绝。漠漠郊原一掌平,纷纷珠贝缀难成。玉堂瑶圃随行上,缟带银杯逐步生。复有软舆和盖重,何似渔翁一蓑冻。白马翩翩千里骄,红旗闪闪长亭送。臂鹰走狗谁家儿,颇忆东原年少时。双飞一箭穿云下,九尾千年匝地驰。壮气老来馀白首,熊裘貂帽鹅黄酒。扫竹寻梅何事无,柳絮梨花随处有。东方又动朝日红,耀色流光四望通。矮屋欲埋孤出栋,遥山先映最高峰。试问天公资发育,前须巽二后滕六。苍生赤腹望丰年,黄扉紫阁尤惊目。谁持坚白攻异同,燮理调和唯至公。不见狻猊巧抟换,消得东皇一夜风。
https://shici.929r.com/shici/tSIKKLg4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