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其二》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0)
翻译
做官难道不是为了显达吗,但我的期望却未能满足。
他的言辞敏捷,能打动一代人,提出的问题连三公也无法回答。
他厌倦了在朝廷中直面应对,渴望像邵伯那样过隐逸的生活。
哎,如同那棵玉树被折断,才华横溢的他只能埋没在平凡的宫中。
注释
官:官职,仕途。
岂:难道。
达:显达,升迁。
其:然而。
敏辞:敏捷的言辞,才思出众。
倾:打动,影响。
一代:一个时代的人。
诎:使...屈服,难倒。
厌向:厌倦了在...(做某事)。
承明:承明殿,古代宫廷中重要的议事场所。
思行:渴望实行。
邵伯风:邵伯,指隐居生活,邵伯是古代隐士。
嗟嗟:叹息声。
玉树:比喻人才出众。
折:折断,比喻受挫或被压制。
蒿宫:普通宫室,暗指地位不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挽歌,悼念的是曾任端明殿学士的李侍郎。诗中表达了对李侍郎未能充分实现抱负的惋惜之情。"官岂不为达",意指他本有望仕途显达,但似乎并未如愿;"其如望未充",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期望并未完全实现。诗人称赞李侍郎才思敏捷,言辞能打动一代人,连三公也被他的问题难倒("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然而,他却厌倦了在朝廷的繁杂事务中任职,更向往像邵伯那样清静的生活("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最后,诗人感叹李侍郎如同美玉般的才华被埋没在平凡的官位上("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表达了深深的哀悼和对人才被忽视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对逝者的敬仰与惋惜交织其中。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病中无聊忽徐渊子送酒

丹桂传香后,黄花著蕊时。

老怀期欲赏,病足瘦难移。

静对陶潜径,长吟杜甫诗。

白衣人忽至,把酒慰愁眉。

(0)

瀛岩

岩根商舸集高桅,岩顶朱门小殿开。

未信瀛洲环弱水,始知鳌背负蓬莱。

青山到海重重小,白鸟随潮两两来。

坐久松风吹骨冷,此身浑觉在瑶台。

(0)

丘师伯莫晓,寂寂明皎皎。

日午打三更,谁人打得了。

(0)

贺罗珊

刑部二品尚书郎,匹马萧然返故乡。

点检庭前亲种柳,于今森列总成行。

(0)

送僧归建州

清秋颍汝归时晚,不及群公送惠休。

曲几数行题字别,扁舟几日为诗留。

东吴杨柳云中渚,南越梅花雪外洲。

万里故乡聊一到,江山风物往来游。

(0)

和王立之蜡梅二首·其一

茅檐竹坞两幽奇,岸帻寻花醉亦知。

崖蜜已成蜂去尽,夜寒惟有露房垂。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