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从疏出,何人独拜床。
不辞乘下泽,久已厌康庄。
借屋欣凭阁,临湖似舣航。
风波无用避,端与世相忘。
城市从疏出,何人独拜床。
不辞乘下泽,久已厌康庄。
借屋欣凭阁,临湖似舣航。
风波无用避,端与世相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向往。首句“城市从疏出”暗示了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而“何人独拜床”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孤独感。接着,“不辞乘下泽,久已厌康庄”表明诗人已经厌倦了繁华都市的生活,渴望回归宁静。
“借屋欣凭阁,临湖似舣航”描述了诗人找到一处依山傍水的居所,内心感到欣喜。这里的“阁”可能指的是楼阁或高台,而“舣航”则是停船的意思,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远离尘嚣的状态。最后,“风波无用避,端与世相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平静与和谐的追求,以及与世俗社会彻底割裂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老父家住逢家洲,无田可种渔为舟。
春和夏炎网头坐,茫茫不觉秋冬过。
卖鱼日不满百钱,妻儿三口穷相煎。
朝餐已了夕不饱,空手归去芦湾眠。
今朝何人买鲜鲫,直得千钱酬二百。
抛钱帆去了不应,却谢君子为增益。
嗟嗟莫怨行路人,满江风月侬最亲。
但看渔翁更强健,银刀赤尾长鳞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