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听敲竹雨,便碎赏花心。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冯坦的《句(其三)》。通过“因听敲竹雨,便碎赏花心。”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雨声与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联系起来。
首句“因听敲竹雨”,描绘了一幅雨打竹林的画面,雨滴落在竹叶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雨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某种特定的情感信号,引发了他内心的共鸣。
次句“便碎赏花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体验。雨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使他对花的欣赏之情变得复杂而微妙。这里的“赏花心”不仅指对花朵的审美感受,更包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渴望。在雨声的催化下,诗人的情感似乎变得更为敏感和细腻,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也更加深刻。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以及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雨声、竹林、花朵,这些寻常之物,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那份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纪梦
劲弓发鸣镝,声作鹅鸱叫。
青阳高入云,发发穿杨杪。
千夫矜乌号,半空静飞鸟。
蓦地成凄凉,千弓弛不张。
黄鹄下云表,昂立如人长。
初集云边城,下我东西营。
爱此天上物,就抱驯不惊。
细羽春雪融,入怀暖且轻。
便欲上九天,依稀乘云骈。
不知此何祥,书待掌梦评。
问之何年月,弘治甲寅正。
正月日几何,尧阶四叶蓂。
符凤妻
恶类灭天,善人全天。灭天自灭,全天自全。
自灭何如,蜉蝣斯须。朝生夕死,鸡糇鸟餔。
粪秽庭阶,日费扫除。自全何如,珠玉其躯。
可卷可怀,孰忍毁诸。烈妇贞行,良玉美珠。
天不忍毁,珠旒玉符。身死名存,光照方舆。
何千万年,脍炙海隅。三纲四维,此焉以推。
目不属纲,化不张维。视此之为,宁无愞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