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夜惊林,木叶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黄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开,忽已暗烟雾。
霭霭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昏霾天际山,暝入云间树。
跳波乱沸白,行旅皆断渡。
况复悲远行,扶疾在道路。
严程不可缓,端为斗米误。
有田傥可归,破甑谁复顾。
西风夜惊林,木叶下寒浦。
大江未收潦,黄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开,忽已暗烟雾。
霭霭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昏霾天际山,暝入云间树。
跳波乱沸白,行旅皆断渡。
况复悲远行,扶疾在道路。
严程不可缓,端为斗米误。
有田傥可归,破甑谁复顾。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夜晚在恭南道中的景象,诗人晁公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换与旅途的艰辛。首句“西风夜惊林”以西风吹动树林,引发落叶飘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木叶下寒浦”进一步描绘了落叶飘向寒冷的水边,暗示季节更替和旅途的冷寂。
“大江未收潦,黄流尚奔注”写出了江水未退,水流湍急的状态,反映出诗人行程的艰难。随着黎明的到来,“曙光开”却反而被“暗烟雾”遮掩,显示出天气的晦暗不明。接下来的诗句“霭霭空谷云,冥冥秋江雨”描绘了山谷中浓厚的云雾和绵绵秋雨,增加了旅途的迷茫和困顿。
诗人通过“昏霾天际山,暝入云间树”描绘了远处山峦在昏暗中的模糊,近处树木隐没于云雾之中,形象地展示了路途的险恶。江面波涛汹涌,渡口因恶劣天气而断绝,使得“跳波乱沸白”成为行旅者的一大阻碍。“行旅皆断渡”表达了旅途者的困境和无奈。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因生活所迫,即使身体抱病,也必须“严程不可缓”,即使是“端为斗米误”(为了微薄的生活所需),也必须坚持前行。他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但又担心“有田傥可归,破甑谁复顾”,暗示了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行旅的艰辛,寓言了人生的坎坷与挣扎,情感深沉,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