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贵当由知我希,蜡梅全不事芳菲。
自非牢落山中士,谁可与之同一归。
我贵当由知我希,蜡梅全不事芳菲。
自非牢落山中士,谁可与之同一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书案上三种梅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蜡梅为对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择友观。"我贵当由知我希",意指真正的价值在于他人理解自己,而非外在的显赫地位;"蜡梅全不事芳菲",借蜡梅不追求艳丽开放,象征诗人自身的淡泊名利,坚守自我。"自非牢落山中士,谁可与之同一归",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希望找到那些如同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共同分享孤独和追求。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知己的期待。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
湖畔春山烟点点,云中远树墨离离。
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
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季子杨柳庙,停舟试一过。
宝镜凌曙开,含虚净如水。
独悬秦台上,万象清光里。
岂虑高鉴偏,但防流尘委。
不知娉婷色,回照今何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