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天涯长苦辛,子规声里催残春。
溪花欲放苦遭雨,山雉乍飞长避人。
才高也被造化忌,诗恶不为吾辈嗔。
世事须知乃如此,风波丛里先抽身。
作客天涯长苦辛,子规声里催残春。
溪花欲放苦遭雨,山雉乍飞长避人。
才高也被造化忌,诗恶不为吾辈嗔。
世事须知乃如此,风波丛里先抽身。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苦楚,以及对自然与世事的深刻感悟。
首联“作客天涯长苦辛,子规声里催残春。”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处境——远离家乡,在异乡漂泊,生活充满艰辛。子规鸟的啼鸣在春末夏初之际,似乎在催促着春天的消逝,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颔联“溪花欲放苦遭雨,山雉乍飞长避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溪边的花朵正要绽放,却遭遇连绵不断的雨水,无法展露其美丽;山中的野鸡刚刚振翅飞翔,却又因害怕人类的接近而长久地躲避。这两句以花与鸟的遭遇,象征了诗人面对的困境与无奈。
颈联“才高也被造化忌,诗恶不为吾辈嗔。”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自身才华与命运的感慨。即使才华横溢,也可能遭受命运的忌妒;而即便是拙劣的诗作,也不应受到贬低。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尾联“世事须知乃如此,风波丛里先抽身。”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多艰的理解与接受。在生活的风浪中,他选择先一步抽身而出,或许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但更可能是寻求内心平静与自我救赎的方式。这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够保持冷静与智慧,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动。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