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养疴杂诗·其八》
《养疴杂诗·其八》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处裈残虱扫除清,绕鬓飞蚊不一鸣。

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静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首句“处裈残虱扫除清”,形象地描绘了病榻上的环境,衣物上残留的虱子被清除干净,营造出一种整洁、清静的氛围。这里的“裈”指的是病人的衣裤,“残虱”则暗示了病痛带来的不适,而“扫除清”则表达了诗人对病痛的克服和对环境的整理,体现出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次句“绕鬓飞蚊不一鸣”,将视线转向了病人的周围,蚊虫在耳边飞舞却未发出声响。这一细节描写,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病人的专注与内心的平静。蚊虫的“不一鸣”与前一句的“扫除清”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清静和内心的安宁。

后两句“高枕胸中了无事,如何不睡又天明?”则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直接抒发。虽然身体处于病痛之中,但心灵却仿佛得到了某种超脱,胸中了无杂念,甚至在这样的状态下难以入眠,直到天明。这种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高枕”这一动作,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超然的位置,与外界的纷扰隔绝,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环境和内心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坚韧与超脱,以及对生活深邃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对比病痛与宁静,诗人传达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逍遥咏·其二

于身日毅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

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

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

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0)

逍遥咏·其十七

照然明道德,万象有其端。

变化疑谁信,超凡入圣看。

幽玄深自在,眇邈就中难。

但味风尘里,方知宇宙宽。

(0)

诸公饮海棠下因赋韦陶体二首·其二

雨露下泽泽,众卉含新滋。

彼美海外棠,嫣然自繁枝。

枝繁不忍折,与春作容姿。

春容无定好,纷落青门道。

故山菖蒲花,九节石上老。

(0)

如梦令·其八

闲向园林点检。又见小桃开遍。

切莫便飘零,且为春光留恋。留恋。留恋。

待我持杯深劝。

(0)

浣溪沙·其八咏梅

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

娟娟新月又黄昏。

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

为谁消瘦不禁春。

(0)

夏暑

旧闻有西山,松风六月寒。

明当整襟屦,舒笑青云端。

招手尘外人,瀹泉采芳荪。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