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身日毅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
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
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
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于身日毅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
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
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
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这首诗名为《逍遥咏(其二)》,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赵炅之手。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哲学思考。
"于身日毅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
这两句表达了即使是圣贤之人,也无法完全避免世间的诽谤与非议。"于身"指的是身处于现实世界中,而"日毅"则表示坚持自我,"多为"意味着尽管如此仍会遭遇种种质疑和攻击。
"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
这里探讨了大道(即宇宙的根本规律)的不易被人理解,它常因人们的狭隘观念而被遮蔽。而"真宗"指的是真正的宗旨或原理,这些深奥的道理往往隐藏在世间的复杂现象之中,需要智慧去发现。
"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
诗人提到,对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物理)有着广泛的了解,但即便如此,也能体会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顺应与反抗。这种顺逆之感是长久以来的。
"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最后几句诗劝诫人们应该坚持不变的原则,即礼节与谦让,同时在困难和轻松之间寻找平衡,因为这两者相辅相成,是维系世界和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赵炅通过这首《逍遥咏(其二)》传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以及在人世间保持内心平衡与外在和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