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秋声日夜驰,又传寒讯满天涯。
疏林月冷乌啼夜,旧径风乾鹿过时。
此日禁霜馀老干,他时承露待孙枝。
却看生意依然在,休抱淮南木落悲。
江上秋声日夜驰,又传寒讯满天涯。
疏林月冷乌啼夜,旧径风乾鹿过时。
此日禁霜馀老干,他时承露待孙枝。
却看生意依然在,休抱淮南木落悲。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江边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感和自然的韵律。首句“江上秋声日夜驰”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秋天的来临,江水日夜不息地流淌,带走了夏日的热烈,带来了秋的凉意。接着,“又传寒讯满天涯”一句,通过“寒讯”的传播,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寒冷气息已经遍及四野。
“疏林月冷乌啼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稀疏的树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清,乌鸦在夜晚的寂静中啼叫,增添了几分孤寂与哀愁。“旧径风乾鹿过时”则将视线转向了往昔的小径,经过风的吹拂,一切都变得干燥,一只鹿悄无声息地走过,留下了一串足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痕迹。
“此日禁霜馀老干,他时承露待孙枝”两句,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未来的希望交织在一起。老树虽已历经风雨,但仍保持着生命力,等待着新生的孙枝来延续它的生命。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规律,也蕴含了对生命延续和希望的深刻思考。
最后,“却看生意依然在,休抱淮南木落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循环的理解与接纳。即使面对落叶的景象,也不应陷入悲伤之中,因为生命之树依然在生长,未来总是充满希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沉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
驱骥搏鼠难为功,不如置之牛皂中。
平生暴虎笑冯妇,岂向兔脚分雌雄。
龙山从事盛德士,达观已悟蛇怜风。
马曹五斗直如寄,羊仲三径终当同。
群猴憎猿坐殊趣,瓮中醯鸡无远度。
从渠狗曲诮王生,欲辨龙猪复谁语。
稽首归依无上尊,清净圆满千亿化。
三身俱现立法祖,一法不立即如来。
示现有渐缘慈悲,慈悲本不为佛祖。
佛祖不立无归依,所以三身开后觉。
寥寥千古古佛远,堂堂此身即古佛。
众生不昧本来心,此是古佛行住处。
国艳虽殊情太少,蛾眉不画双瞳瞭。
新就明河洗面来,更佩明珠踏瑶草。
不用朱鸾与紫霞,玉麒麟驾白云车。
君看面上都无邪,更看身上都无瑕。
越王国女金可邀,卓王孙女琴可招。
更有秦王家弄玉,嫁人只被爱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