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程子方归蜀·其一》
《送程子方归蜀·其一》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

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

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携稚子上江船。

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0)
注释
薄葺:简陋修补。
田园:农田。
溧泽边:溧水湖畔。
乡心:思乡之情。
蜀山川:四川的山水。
梨花:梨树的花朵。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麦饭:用麦粒煮成的饭。
洒墓田:祭扫墓地。
矍铄:精神健旺。
老翁:老人。
轻客路:不畏旅途劳顿。
稚子:幼儿。
东还:向东返回。
莫为:不要因为。
亲朋:亲友。
恋:留恋。
云安:古代地名,今四川省云阳县一带。
杜鹃:一种鸟,叫声凄凉,常象征哀伤。
翻译
在溧泽边简陋地修筑田园,思乡之情常常梦到蜀地的山川。
梨花盛开不知逢上了多少次寒食节,又有谁能在墓田前祭奠亲人煮麦饭呢。
那位精神矍铄的老翁不在意旅途艰辛,带着幼子登上江船。
东归时不要留恋亲友,自古以来云安县就有杜鹃鸟哀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送程子方归蜀(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和不舍之意。

"薄葺田园溧泽边,乡心常梦蜀山川。"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田园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蜀地的怀念。"薄葺"指的是稻田中的小路,而"溧泽边"则是水边的地方。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景和故土的情感。

"梨花知几逢寒食,麦饭谁能洒墓田。"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时光流转与生命短暂的哲思。"梨花知几逢寒食"指的是梨花在寒冷中开放,暗示时间的流逝;而"麦饭谁能洒墓田"则是说没有人能够在自己的坟墓前享用到自己种植的麦子,这里蕴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矍铄老翁轻客路,扶携稚子上江船。"

这两句描绘了诗中送别的情景,"矍铄老翁"形象鲜明,表现出老人对于远行者的关切和不舍。而"扶携稚子上江船"则是对即将离去者和他们家庭的深情寄托。

"东还莫为亲朋恋,自古云安有杜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告别之情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东还"指的是归途,而"莫为亲朋恋"则是劝慰离去者不要因为朋友的牵挂而留恋。这一句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豁达与宽广胸怀。而"自古云安有杜鹃",这里的"云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而"杜鹃"则是一种鸟名,这里象征着即使在异乡,也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家园和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流转和人生离合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出笼鹘

玉镞分花袖,金铃出綵笼。

摇心长捧日,逸翰镇生风。

一点青霄里,千声碧落中。

星眸随狡兔,霜爪落飞鸿。

每念提携力,常怀搏击功。

以君能惠好,不敢没遥空。

(0)

感怀二首·其一

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

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

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

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

新交意虽密,中道生怨尤。

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

(0)

听霜钟

渺渺飞霜夜,寥寥远岫钟。

出云疑断续,入户乍舂容。

度枕频惊梦,随风几韵松。

悠扬来不已,杳霭去何从。

髣髴烟岚隔,依稀岩峤重。

此时聊一听,馀响绕千峰。

(0)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我身本似远行客,况是乱时多病身。

经山涉水向何处,羞见竹林禅定人。

(0)

抚州被推昭雪荅陆太祝三首·其一

求理由来许便宜,汉朝龚遂不为疵。

如今谤起翻成累,唯有新人子细知。

(0)

别崔法曹

欲作别离西入秦,芝田枣径往来频。

东湖此夕更留醉,逢著庐山学道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