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
《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

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

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

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

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

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

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书法的热爱和他对知识的渴望。诗中的“扬雄老无子,冯衍终不遇”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老者对传承的关切与孤独感。"不识孔方兄,但有灵照女"则是说老者虽然不认识某些人,却拥有智慧如同明灯一般照亮心灵的女性。这位老者家中藏书极多,古今之书都有,如“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所述。

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他依旧保持着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饥来据空案,一字不堪煮"表明即便是饥饿难忍,也要坚持写作,不愿放弃一字。"枯肠五千卷,磊落相撑拄"则形象地描绘了他的书籍堆积如山,知识渴望如同干涸的喉咙。

诗中也透露出老者在精神上的满足,如“吟为蜩蛩声,时有岛、可句”所示,他通过吟诵古文获得了心灵的慰藉。"为语里长者,德齿敬已古"则表达了他对前人智慧的尊重与敬仰。

最后几句“如翁有几人,薄少可时助”则是老者在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渴望有人能够理解并帮助自己。整首诗通过对书法、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饱含着智慧与孤寂的老者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刘祠部·其一

汉苑何人侍翠舆,锵锵环佩杂璆瓐。

刘郎带笑大誇客,此是予家千里驹。

(0)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0)

天阴

天阴尽日黯无光,白骨纵纵横地霜。

真鞑未多多伪鞑,拒王不罪罪勤王。

昔持耒耜今兵革,人食糟糠马稻粱。

正似镬汤无冷处,年三十六死为长。

(0)

蒙城清燕堂

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

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

飘然一往何时得,俛仰尘沙欲作翁。

(0)

春日山居寄友人

野吟何处最相宜,春景暄和好入诗。

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

半岩云脚风牵断,平野花枝鸟踏垂。

倒载干戈是何日,近来麋鹿欲相随。

(0)

游敬亭寄崔侍御

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相去数百年,风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视鸳鸯群,饮啄自鸣跃。

夫子虽蹭蹬,瑶台雪中鹤。

独立窥浮云,其心在寥廓。

时来顾我笑,一饭葵与藿。

世路如秋风,相逢尽萧索。

腰间玉具剑,意许无遗诺。

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