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华》
《太华》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怪怪不可状,谁云仞五千。

直侵黄道穿,高傍白榆篇。

秀气环秦甸,浓岚滴渭川。

掌高长托日,汉狭半含巅。

夜响金丹杵,秋香玉井莲。

排虚摧劲翮,横锐决浮烟。

隐豹文章异,孤松节操坚。

渴虹粗饮涧,饥虎瘦吞泉。

磴道奇花合,杉株古蔓缠。

群材皆挺特,馀壤可陶甄。

义兽期臻萃,妖狐困坠颠。

二关资控扼,万里却腥膻。

真势南冲斗,雄姿北阚燕。

波涛清大海,风雨到穷边。

镇压地常静,磨砻天更圆。

他山皆俯视,何物可齐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太华)的壮丽与神秘,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这座山峰的雄伟与独特。

首先,诗人用“怪怪不可状,谁云仞五千”开篇,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华山的高度,让人感受到其超凡脱俗的气势。接着,“直侵黄道穿,高傍白榆篇”则描绘了华山直插云霄,仿佛要穿透天际的景象,与白榆树相映成趣,展现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秀气环秦甸,浓岚滴渭川”两句,通过“秀气”和“浓岚”的描绘,展现了华山周围的自然美景,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接下来,“掌高长托日,汉狭半含巅”则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高耸入云,仿佛能托起太阳,同时也暗示了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

“夜响金丹杵,秋香玉井莲”这两句运用了神话色彩的描述,将华山与神仙活动联系起来,增添了神秘感。而“排虚摧劲翮,横锐决浮烟”则描绘了华山在云雾中穿行的动态美,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强烈影响。

“隐豹文章异,孤松节操坚”通过动物和植物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独特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的“渴虹粗饮涧,饥虎瘦吞泉”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华山的生机与活力。

“磴道奇花合,杉株古蔓缠”描绘了华山上的自然景观,奇花异草与古老的杉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最后,“群材皆挺特,馀壤可陶甄”总结了华山的自然之美,以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塑造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全方位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梭山候潮

向晚牛羊沙岸归,落帆烟浦候潮时。

谁言江上须忠信,潮到于今自失期。

(0)

过庐山遇雨

江风吹雨逐人来,行过山前首重回。

绝顶隔云看不见,石棱崖角独崔嵬。

(0)

借汪路教韵题赵东麓判丞临清堂

结屋俯清溪,萧然迥出奇。

书藏千万卷,梅浸两三枝。

入竹风声细,移花日影迟。

乐山仍乐水,何虑复何思。

菊有陶潜逸,兰无屈子悲。

娱情琴上操,遣兴局间棋。

对客频倾酒,临流剩赋诗。

要将閒度日,只恐道关时。

触目多幽致,留题总色丝。

细吟增敬羡,貂续匪佳辞。

(0)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其一

话别匆匆二月天,回眸两见月亏圆。

数声乾鹊才闻后,一幅鸾笺忽堕前。

风雨对床何日遂,雁鱼传信几时还。

每逢骚客论心处,说著山中意悄然。

(0)

初夏旅中·其二

早起窗前拥弊裘,鬓毛萧散冷飕飕。

葵榴花发已云夏,竹树风生却似秋。

骤雨乍晴双港涨,宿云初敛四山幽。

客怀顿觉添萧洒,且放吟情出一头。

(0)

次韵酬孙艮斋·其三

想倚危楼十二阑,诗成可是过方干。

好风吹堕寒窗底,胜得仙翁九转丹。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