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三首·其二》
《踏莎行三首·其二》全文
清 / 李慈铭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快雨新妆,嫩泥香润,绛河明照铜街静。

小车油壁夜深来,瘦鞋痕在青苔径。

小褪蕉衫,虚堂凉沁,惜花人惜花同病。

悄携银烛照纱窗,画帘微漾茶烟影。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雨后夜晚的静谧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意境。

首句“快雨新妆”,以“快雨”形容雨后的清新,仿佛给大地换上了一层新装,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嫩泥香润,绛河明照铜街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湿润的泥土散发出的香气,以及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街道,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

“小车油壁夜深来,瘦鞋痕在青苔径”,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小车缓缓而来,留下轻盈的痕迹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里不仅描绘了场景,也隐含了人物的活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接下来,“小褪蕉衫,虚堂凉沁,惜花人惜花同病”,描述了穿着轻薄蕉叶制成的衣物,在空旷的厅堂中感受到的清凉,与爱花之人对花的怜惜之情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慨。

最后,“悄携银烛照纱窗,画帘微漾茶烟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轻轻携带银色蜡烛,照亮纱窗的情景,窗帘轻轻摇曳,茶烟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雨后夜晚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慈铭

李慈铭
朝代:清   字:式侯   号:莼客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生辰:1830~1894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猜你喜欢

句·其十七

茅檐攲送晚,苔径曲邀春。

(0)

送张师哲秀才出山

已向尘笼透此身,来寻击竹悟心人。

眠云未暖出山去,溪月松风可负君。

(0)

待不愚入山未至

天寒岁暮山骨冷,一枝两枝梅半开。

酌泉煮茗汤欲竭,弥天道人犹未来。

(0)

偈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长期告毕,法岁云周。木人施草,石女行筹。

衲僧了无交涉,那更头上安头。

横担楖栗,笑傲清秋。要去即去,得留且留。

逢人若问长灵老,向道浩浩尘中斗铁牛。

(0)

除夜

密携光景共因循,谁为俱忘是要津。

毫发不移人自老,看看啼鸟报芳春。

(0)

植竹吏隐堂后因题·其二

珍重劳君慰远游,繁声疏影一堂秋。

主人看即官期满,分付风烟与子猷。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