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灵存窟宅,瑶木荫岩栅。
我行选名山,始蹑勾漏石。
我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纡盘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嵓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流湿。
仙坛石床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栖真昔有葛仙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策杖芒鞋寻碧洞,临风迤逦觅仙伦。
仙乎仙乎不可见,稚川杳矣谁能亲。
忽闻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真。
仙灵存窟宅,瑶木荫岩栅。
我行选名山,始蹑勾漏石。
我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纡盘勾曲非人寰。
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万折之潺湲。
普照嵓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流湿。
仙坛石床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
石鼎丹炉五百春,栖真昔有葛仙人。
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
策杖芒鞋寻碧洞,临风迤逦觅仙伦。
仙乎仙乎不可见,稚川杳矣谁能亲。
忽闻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勾漏山的奇遇与感悟。开篇以“仙灵存窟宅,瑶木荫岩栅”渲染出勾漏山的神秘与仙境般的氛围,接着点明行踪,“我行选名山,始蹑勾漏石”,表达了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我闻勾漏为二十二之洞天,纡盘勾曲非人寰”两句,不仅赞美了勾漏山的非凡之处,也暗示了它与人间世界的不同,仿佛是另一个神秘的世界。接下来的“上有石峰千丈之崟岌,前有清溪万折之潺湲”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勾漏山的雄伟与秀美。
“普照嵓前云出入,白沙洞口云流湿”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增加了山中仙境的意境。“仙坛石床互低昂,宝盖灵幡复披拂”则将视线引向了传说中的仙人遗迹,充满了对仙人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的敬畏。
“石鼎丹炉五百春,栖真昔有葛仙人”提到了葛洪,这位著名的道教炼丹家,进一步强化了勾漏山与仙道之间的联系。最后,“道穷要眇归玄牝,心自虚无养谷神”表达了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宇宙的和谐。
“策杖芒鞋寻碧洞,临风迤逦觅仙伦”则是诗人亲自踏访的过程,充满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仙乎仙乎不可见,稚川杳矣谁能亲”表达了对仙人的渴望与遗憾,而“忽闻招我彩云里,便御茅龙朝太真”则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一次与仙人的偶遇,充满了奇幻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仙道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哲理性的佳作。
人生乐事难,清节视险夷。
遇坎而履坦,讵以得丧亏。
我观万物间,独此琅玕宜。
颀然挺冰操,得之风雨时。
秋风桐飞翻,夏雨民怨咨。
怵迫真乃见,嗟物如一岐。
此君岂其然,风雨而不移。
娟娟净明月,细细香浮漪。
此理固千载,俗士难与知。
洮湖著危亭,千亩胸中奇。
植此凛凛节,照公堂堂姿。
仕已轻浮云,喜愠不一施。
山高空翠湿,草劲便疾吹。
此风此雨至,公乎无磷缁。
我方索米久,官事成痴儿。
望公潇洒中,粪壤与菌芝。
何当亭上游,细诵简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