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怀独往,垂老患馀身。
林蔚常疑晚,山暄每过春。
月来初有客,云去乍无邻。
独喜阶前鸟,忘机旦暮驯。
平时怀独往,垂老患馀身。
林蔚常疑晚,山暄每过春。
月来初有客,云去乍无邻。
独喜阶前鸟,忘机旦暮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独自静坐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平时怀独往,垂老患馀身”,开篇即点出诗人平日里向往孤独行走的心境,而如今垂暮之年,身体多病,独处成为常态。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有对晚年生活的感慨。
颔联“林蔚常疑晚,山暄每过春”,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林木茂盛,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山色温暖,仿佛春天永驻。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喻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
颈联“月来初有客,云去乍无邻”,转而写到月夜来访的客人和云朵离去后的孤独。初见客人的欣喜与云散人去后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微妙感受。
尾联“独喜阶前鸟,忘机旦暮驯”,最后以阶前的鸟儿作为收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和谐。这里的“忘机”意为没有机心,与世无争,与鸟儿相处如同朋友,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生活中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雁鸣沙漠风,秋入燕陵树。
客子衣裳单,宁不畏霜露。
驱车国东门,迢迢怀往路。
尺璧横道周,谁能一回顾。
登山豺虎雄,入海鲸鲵怒。
天台隔三江,丹霞夹玄雾。
黄精或可寻,胡麻庶当遇。
明时有遗佚,归哉保贞素。
我马病已久,东西厌驰骛。
逸驾如可攀,吾将执其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