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镜屏诗二首·其二》
《镜屏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凝澄不动水渊槃,风拂泉生或细澜。

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

玄冥借魄知神物,男子无闻已弱冠。

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

(0)
注释
凝澄:形容水面清澈平静。
水渊槃:深渊般的水面。
风拂泉生:微风轻拂,泉水泛起涟漪。
龙辉:龙形装饰的光芒。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
精诚:真诚的心意。
麟阁:古代宫殿,此处象征显赫地位。
弓剑:象征武力和追求。
仙坛:神仙的居所,象征理想之地。
翻译
水面平静如镜,深不见底,微风吹过,泛起细细的波纹。
月光穿透窗帘,晨曦微弱,宝匣周围的龙形装饰在夜晚显得清冷。
深海之神借来神秘力量,男子到了二十岁还未出名。
我的真诚照亮了麒麟阁,慢慢跟随弓箭踏上仙人殿堂。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神秘色彩和仙境意境的诗句,作者以精湛的笔法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首先,“凝澄不动水渊槃”一句,设定了一个静谧无声的环境,水面如同镜子般平静,似乎能映射出心灵深处的秘密。

接着,“风拂泉生或细澜”则点出了微妙的情感变化,即使是最轻柔的风,也能在这宁静中激起涟漪,让人联想到内心世界中的波动。"月影透帘朝日薄,龙辉绕匣夜光寒"一句,则描写了时间流转与光线变化,从清晨到夜晚,月光如同细丝穿过窗棂,龙辉环绕宝匣,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冷艳的氛围。

诗人通过“玄冥借魄知神物”表达了对超自然力量的感应和敬畏之情,这里提及的是与神灵沟通的情境,显示了作者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男子无闻已弱冠”则是一个转折点,从仙境的美好回到现实人生的平淡,但这份平淡中也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

最后,“照我精诚至麟阁,缓随弓剑上仙坛”一句,诗人以“照我精诚”表明了自己的内心纯洁和对仙境的执着追求,而“至麟阁”则是通往神灵之所的门槛。"缓随弓剑上仙坛"则描绘了一种安详从容地步入仙界的情景,弓剑象征着守护和智慧,这里则是诗人心中理想境界的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神秘气氛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越凡尘、达到精神高度境界的渴望。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淡远和超脱,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出世的清凉。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其二

拂拂复摇摇,春色向人骄。

谁知入林客,神理固自超。

(0)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其九

莫谓移根远,开芳入汉宫。

一枝何未放,知是待春风。

(0)

舟中杂咏·其十五

逢君竹西路,送客茱萸湾。

玉手摇兰桨,琼波写雾鬟。

(0)

浊潦骤溢水槛遣兴二绝·其二

今朝江水浊,云日汩虚明。

我欲澄流滓,中流见太清。

(0)

上元置酒苑西楼同四兄七弟对雪瑞历两儿侍·其二

凤城行乐幸同欢,雪色年光上画阑。

六出花前艳流火,百枝灯里薄生寒。

莺迁上苑声犹涩,雁度平楼翅欲乾。

试问年来相忆处,瑶华共把醉中看。

(0)

饮邓希父博士斋中

故园烟树忆论文,短褐狂歌此对君。

碣石谈天看汝在,都门击筑傍谁闻。

清斋帘色残春草,小苑莺声过夏云。

为问玄成谁载酒,诸生经术起河汾。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