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君竹西路,送客茱萸湾。
玉手摇兰桨,琼波写雾鬟。
逢君竹西路,送客茱萸湾。
玉手摇兰桨,琼波写雾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水上的情景,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诗意。
首句“逢君竹西路”,诗人与友人在竹林掩映的小路上相遇,竹路给人以幽静雅致之感,预示着接下来将有一段美好的旅程或对话。
次句“送客茱萸湾”,诗人正站在茱萸湾边,准备为某人送行。茱萸湾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让人联想到古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接着,“玉手摇兰桨”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轻轻摇动着兰色的船桨,动作轻盈而优雅,仿佛整个世界都因此而变得柔和起来。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高洁脱俗的气质,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琼波写雾鬟”一句,将水面比作琼浆,波光粼粼,如同镜面一般,倒映着周围的景物,宛如一幅精致的画卷。同时,诗人将自己比作雾鬟,即如雾般轻盈飘渺,形象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游水时的悠闲与自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南国家家漾彩?
灵,芙蕖远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发,忽忆吴兴十里行。
终日舟行花尚多,清香无奈着人何。
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歌。
行到平湖意自宽,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头却向吴侬说,従此远游心未阑。
花开南北一般红,路过江淮万里通。
飞盖靓妆迎客笑,鲜鱼白酒醉船中。
菰蒲出没风波际,雁鸭飞鸣雾雨中。
应为高人爱吴越,故于齐鲁作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