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望九华山用李韵》
《舟中望九华山用李韵》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微雨初收草似茵,九华山色欲迎人。

援琴正怪知音少,倾盖何妨识面新。

溪汎绿波才隔夜,树垂青子又馀春。

风涛宦海今如许,何处寻仙问出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途中,望见九华山时的所感所想。首句“微雨初收草似茵”以细腻之笔勾勒出雨后草地的清新景象,仿佛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绿色地毯。接着,“九华山色欲迎人”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色以情感,展现出山色似乎在欢迎诗人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援琴正怪知音少,倾盖何妨识面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他感叹于知音难遇,但同时也认为,在新的相遇中,结识新朋友同样重要,不必过于忧虑。这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

“溪泛绿波才隔夜,树垂青子又余春。”这两句描绘了水面上绿波荡漾的美景,以及春天未尽,树木依然挂满青果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这些生动的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最后,“风涛宦海今如许,何处寻仙问出尘。”这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风浪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这里的“寻仙问出尘”,既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是对摆脱尘世束缚、追求心灵纯净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颂古三首·其一

唤作如如已变名,廓然无圣岂容情。

其间妙叶皆同类,不有玄晖辨浊清。

(0)

往复无间·其十一

半夜子,樵唱渔歌声未已。

雨花徒说问空生,高枕千门睡方美。

(0)

颂古二十四首·其七

陆亘回珠转玉,南泉换斗移星。

花阴满地日午,梦觉流莺一声。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五十二

云重重又水重重,步不曾移到九峰。

远涉若还言不易,主人却在半途中。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二十六

箭锋相拄,机栝相投。

得人一马,还人一牛,更看靴里轻轻动指头。

(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八十六

高而无上,低而无下。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临济大师到此咬嚼不破,被黄檗拄杖再三痛打。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