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序如转烛,春归不肯迟。
破愁应赖酒,适兴可无诗。
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规。
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节序如转烛,春归不肯迟。
破愁应赖酒,适兴可无诗。
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规。
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流转与生机,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节序如转烛”,以烛光比喻季节的更迭,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变换。接着“春归不肯迟”一句,赋予春以情感,表达出春回大地的喜悦与期待。
“破愁应赖酒,适兴可无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排遣忧愁,借助诗歌来抒发情感的心境。酒与诗,是古人面对生活琐事或内心忧郁时常用的寄托方式。
“草色迷蝴蝶,花枝泣子规。”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蝴蝶在草丛中翩翩起舞,似乎迷失在绿意盎然之中;子规鸟在花枝间啼鸣,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这里的“迷”和“泣”字,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感,增添了诗的意境。
“清和自佳候,倏忽到南陂。”最后两句点明了时节的美好与短暂。清新的和风,宜人的气候,都是春天的佳时。然而,这样的美好时光总是稍纵即逝,如同瞬间到达的南陂,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能使时平四十春,开元圣主得贤臣。
当时姚宋并燕许,尽是骊山从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