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姑熟杂咏.丹阳湖》
《姑熟杂咏.丹阳湖》全文
唐 / 李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湖与元气通,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少女棹舟归,歌声逐流水。

(0)
翻译
湖水与天地自然之气相连,波涛汹涌难以平息。
天边的商人归航,云端中孤帆显现。
乌龟在荷叶上游动,鸟儿栖息在芦花丛中。
年轻的姑娘划着小船归来,歌声随流水飘荡。
注释
湖:指湖泊。
元气:指天地间的自然气息。
风波:指湖面的波浪。
贾客:古代对商人的称呼。
云间:天空中。
龟:乌龟。
莲叶:莲花的叶子。
鸟宿:鸟儿栖息。
芦花:芦苇的花。
少女:年轻的女子。
棹舟:划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诗人以婉约的笔触捕捉了湖面与自然 元气相通的和谐状态,以及人们在风波中归航时的情境。

"湖与元气通,风波浩难止。" 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湖水在宇宙之气流动中的平静与广阔,与此同时,风波却又是无法阻止的自然力量。这两者的对立统一,为诗意增添了一层深邃。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这里的“天外”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而“贾客”则是一种生活在这宁静之中的形象,他们在云间启航,显示出一种向往自由、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

"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 这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湖上生物的悠闲生活。龟在莲叶间自在地游弋,鸟儿则栖息于芦苇之中,这些细节描写构建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图景。

"少女棹舟归,歌声逐流水。" 最后两句诗,则通过一位少女划着小船在湖面上归来的场景,以及她那随风飘逸的歌声,传达出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对人世间温馨、和谐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湖水、风波、行客、生物以及少女歌声等元素,勾勒出一个既有动态变化又蕴含哲理思考的江南水乡画卷。

作者介绍

李赤
朝代:唐

李赤,唐朝诗人, 代表作《天山门》。王小波在杂文《极端体验》中说:“唐朝有位秀才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慕李太白为人,自起名为李赤。”如果王小波的这句话的依据是《李赤传》的话,就有些靠不住了,《李赤传》的开头是这么说的:“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
猜你喜欢

名画荟珍·其一王维围棋图

儒服黄冠对奕盘,缁流袖手坐旁观。

鍊师自擅还丹术,开士贲来覆釜餐。

平路崄巇此了了,幻途名象任般般。

艺林牛耳谁当执,早有人登诗画坛。

(0)

挹秀书屋

山阴初卜筑,因迥得高居。

至每为乘兴,坐还可检书。

凌清志愈淡,瞰远目恒舒。

秀则诚无忝,挹之斯有馀。

(0)

上元夕侍皇太后观灯火

大德应知百禄臻,康强福履却舆轮。

天垂旗翼明徵寿,地缩方蓬火迫春。

朗对蚖膏辉熻熻,欢惟麟趾弄振振。

宫中嘉节宜行乐,此乐还期万国均。

(0)

学古堂晚坐

竟时揽名山,夕景已莽苍。

言归学古堂,书史娱静赏。

户外松风寒,座间兰烛朗。

岂必忆游历,澄怀到无象。

古人贻名言,瞬存息有养。

(0)

题宋玉鹦鹉衔桃杯

江山半臂宛中分,那虑飞来铁马群。

制器已看鹦鹉啄,侑筵想对绮罗纷。

两宫慈孝且相诩,五国凄凉不复云。

德寿良辰酹梅石,一杯可到岳王坟。

(0)

夏日玉泉山

溯洄灵沼静明通,舣棹山泉骋目穷。

花月梦过丽春节,轩窗凉受好薰风。

一时揽结忘言表,昨岁光阴想像中。

半月愁期半朝遣,寻思无逸惕渊衷。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