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时揽名山,夕景已莽苍。
言归学古堂,书史娱静赏。
户外松风寒,座间兰烛朗。
岂必忆游历,澄怀到无象。
古人贻名言,瞬存息有养。
竟时揽名山,夕景已莽苍。
言归学古堂,书史娱静赏。
户外松风寒,座间兰烛朗。
岂必忆游历,澄怀到无象。
古人贻名言,瞬存息有养。
此诗《学古堂晚坐》为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傍晚在学古堂内静坐赏读的情景。首句“竟时揽名山,夕景已莽苍”描绘了诗人于日暮时分,心神遨游于名山大川之中,夕阳西下,天地一片苍茫的景象。接着“言归学古堂,书史娱静赏”则点明了诗人最终回归学古堂,沉浸在书籍与历史的海洋中,享受这份宁静的阅读时光。
“户外松风寒,座间兰烛朗”两句,通过室外的松风与室内的兰烛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清冷又温馨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岂必忆游历,澄怀到无象”表达了诗人并不需要通过回忆过去的游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而是通过静心思考,达到一种超越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古人贻名言,瞬存息有养”则借古人留下的智慧之言,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让每一刻都充满滋养与成长。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晚坐学古堂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