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业诗书,慕古不自量。
晨暮间弦诵,左右纷朱黄。
积书山崇崇,探义海茫茫。
同志三四人,辩论略相当。
落笔辄千言,气欲吞名场。
忽焉六十年,绿鬓久已霜。
食必观本草,不疗病在床。
今秋又病目,始觉闲味长。
车马既不至,亦无书在傍。
一坐漏十刻,甚倦则倚墙。
蝴蝶吾前身,华胥吾故乡。
童子亦听睡,不复呼烧香。
少时业诗书,慕古不自量。
晨暮间弦诵,左右纷朱黄。
积书山崇崇,探义海茫茫。
同志三四人,辩论略相当。
落笔辄千言,气欲吞名场。
忽焉六十年,绿鬓久已霜。
食必观本草,不疗病在床。
今秋又病目,始觉闲味长。
车马既不至,亦无书在傍。
一坐漏十刻,甚倦则倚墙。
蝴蝶吾前身,华胥吾故乡。
童子亦听睡,不复呼烧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目昏颇废观书以诗记其始时年七十九矣》。诗中,陆游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对古诗书的热爱和追求,晨夕苦读,沉浸于学问之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热烈辩论,才思敏捷,意气风发。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他逐渐老去,白发苍苍,身体不再允许他如昔般勤奋,疾病缠身,尤其是眼疾让他无法再长时间阅读。
诗中流露出一种人生的感慨,从曾经的“气欲吞名场”到现在的“食必观本草”,生活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闲暇时光变得珍贵。他感叹车马不再来访,身边也没有书籍陪伴,只能静坐度日,甚至有时疲倦得倚靠墙壁。诗人以“蝴蝶”和“华胥国”的意象,表达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世的超然态度,最后连童子也随他一同进入梦乡,不再需要烧香祈福。
整首诗通过对比青年时期的豪情壮志与老年时期的宁静淡泊,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知识与健康的反思。
天之于吾何为乎,君之危兮臣羞矣。
天之于世何为乎,龙之亢弓鲸凌耳。
女娲之肠何如共工之头,不周山崩天地圮。
麟驺同贤者避世,以兵毒人唯虎兕。
苍生肉腐不足食,胾斮衣冠充俎几。
嗟德之生以植良,不惟植良遹以理。
不能使世之皆禹稷而无羿奡兮,虽德之生乃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