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满秋风。度燕云、关塞重重。
怎孤飞万里,偏迟书字慰愁侬。听汝宵深梦不浓。
故国芦花岸,曾相识、冷月明中。
归期未定,泥痕何日重逢。
又穷途霜紧,愁水宿,稻梁空。
声满秋风。度燕云、关塞重重。
怎孤飞万里,偏迟书字慰愁侬。听汝宵深梦不浓。
故国芦花岸,曾相识、冷月明中。
归期未定,泥痕何日重逢。
又穷途霜紧,愁水宿,稻梁空。
这首《别怨·寒雁》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以寒雁为意象,抒发了离别之愁与思乡之情。
开篇“声满秋风”,以秋风起兴,雁鸣声在秋风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度燕云、关塞重重”,描绘了雁群穿越辽阔的天空,跨越重重关塞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旅程。
“怎孤飞万里,偏迟书字慰愁侬”一句,表达了雁群长途跋涉,虽能传递书信,却无法慰藉远在他乡的游子愁绪,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听汝宵深梦不浓,故国芦花岸,曾相识、冷月明中。”这里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梦中的芦花岸、冷月下的景象,与现实中相隔千里的距离形成强烈反差,加深了思乡之情。
“归期未定,泥痕何日重逢。”归家之路遥不可及,雁群的迁徙之路也充满了未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团聚的渴望。
最后,“又穷途霜紧,愁水宿,稻梁空。”在寒冷的霜天里,雁群只能栖息于水边,寻找食物,但稻梁已空,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这一句不仅描绘了雁群的生存状态,也寓含了诗人自身境遇的写照,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整首词以寒雁为载体,通过其迁徙的旅程,展现了人生的漂泊与思乡之情,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