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浪城边,曾偕叔子从戎,当年矢志成仁,早识教忠先有训;
待云盦里,闻道如来转劫,今世备膺全福,悬知证果定非虚。
乐浪城边,曾偕叔子从戎,当年矢志成仁,早识教忠先有训;
待云盦里,闻道如来转劫,今世备膺全福,悬知证果定非虚。
此挽联以庄重之笔,悼念盛康先生。上联“乐浪城边,曾偕叔子从戎”,描绘了盛康先生过往的军旅生涯,与叔子一同在乐浪城边服役,展现了他投身国家、保家卫国的英勇形象。接着“当年矢志成仁,早识教忠先有训”一句,赞扬了盛康先生自小便立下为国捐躯的决心,并且深知忠诚于国家的重要性,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下联“待云盦里,闻道如来转劫”,转而描述盛康先生在云庵中的修行生活,暗示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提升,如同佛陀转世般,不断修行以求得心灵的升华。最后“今世备膺全福,悬知证果定非虚”表达了对盛康先生今世所获之福报的肯定,以及对其修行成果的坚信,认为他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修为最终会得到圆满的回报。
整联通过对比盛康先生生前的军旅生涯与死后在精神世界中的修行,既赞颂了他的英勇与忠诚,也肯定了他在精神层面的成就,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庾郎晚菘翡翠茸,金城土酥玉雪容。
如何俱堕瑶瓮中,却与醯鸡同閟宫。
金井银床水清泚,雪山冰谷盐轻脆。
秋风一月酿得成,字曰受辛非曲生。
太学儒生朝复暮,茹冷啜寒那可度。
十年雪汁冻蔬肠,一夜饥雷听更鼓。
不如瓮头吏部瓮头醒,一逢受辛还一醒,毕卓与尔同死生。
君入脩门才一见,我出脩门风刮面。
归来急问有新诗,句句举似君不疑。
殿门握手冠缨绝,炯如云破瞻秋月。
老怀勃郁久不开,为君倾豁情既竭。
君诗元自过黄初,古雅可敬丽可娱。
诗坛端是一敌国,乃不自惜下取予。
向来交游半生死,悼往喜今同彼此。
老夫懒性不便书,毛颖为君浴清泚。
圣贤何时同一中,纵谈社燕与秋鸿。
芒鞋藤杖寻春风,天竺灵隐九里松。
古来乐事天悭与,怪珍未必逢良贾。
即今又欲驾官船,淮水中流送归虏。
金山独上妙高台,再与海若相诙谐。
归时藉手无一字,教君笑杀老诚斋。
周遭故国是山围,对境方知此句奇。
偶上伏龟楼上望,一环碧玉缺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