绀宇现青莲,瞻游取路便。
法云垂四界,花雨散诸天。
韶秀春光閟,崇窿塔影悬。
禅房聊静憩,驹隙指三年。
绀宇现青莲,瞻游取路便。
法云垂四界,花雨散诸天。
韶秀春光閟,崇窿塔影悬。
禅房聊静憩,驹隙指三年。
这首诗描绘了开福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诗人以“绀宇现青莲”开篇,绀宇即为庄严的寺庙,青莲则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与超脱,暗示开福寺的神圣与清幽。接下来,“瞻游取路便”,描述了游客在寺庙中自由游览的情景,取路便意味着道路清晰,便于探索。
“法云垂四界,花雨散诸天”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概念,法云象征佛法的广大无边,垂四界意指佛法遍布四方;花雨则是佛经中描述佛祖讲法时天空降下的花瓣,这里比喻寺庙中的法会或讲经活动,营造出一种祥和而神秘的氛围。
“韶秀春光閟,崇窿塔影悬”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寺庙的庄严。韶秀指的是春日的美丽景色被隐藏起来,可能是在强调寺庙的宁静超越了外界的喧嚣;崇窿塔影悬则描绘了高耸的佛塔在阳光下投下的阴影,给人一种深远而肃穆的感觉。
最后,“禅房聊静憩,驹隙指三年”表达了诗人对寺庙内禅房的向往与停留,以及时间的短暂与珍贵。禅房是僧侣修行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驹隙指时间如骏马过隙,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此地停留了三年之久,充分体验了寺庙生活的静谧与深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开福寺的庄严与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地寻求心灵寄托与修行的深刻体验。
东观尝联袂,南州各退飞。
同倾就日恋,先喜赐环归。
旧业怀铅笔,晨装振綵衣。
离弦有馀思,凄切寄南徽。
古来建大厦,所贵楹桷崇。
沛公得三士,折箠驱群雄。
嗟哉汉诸孙,永负隆准公。
表既憎祢衡,璋复轻张松。
幽州小从事,苦谏不见从。
赖有大耳儿,犹能过隆中。
吾评四刘牧,三豕而一龙。
景升最可笑,接士满郊宫。
坐看故人子,低头混耕农。
平生慕西伯,对面失飞熊。
阿琦去梯策,尚识智士功。
谁云豚犬愚,颇复胜乃翁。
共惟汉从官,三仕屈吾指。
前辈有郑公,后来王赵耳。
更生初去国,玉色欣共理。
我时见一叶,已识秋风起。
明年孔戣去,零落真复尔。
王师凛孤鹤,独叫青云里。
下有万伏弦,开云看白雉。
前年郑公来,初论差可喜。
谓当上联璧,共举汉纲纪。
三年越山中,不使度此水。
低头用朱墨,得去真晚矣。
况当少天官,风木赴淮涘。
一时东都空,物理固如此。
此行关世运,特可慰闾里。
下有贤寓公,上有名刺史。
想见闽父老,欢喜屐折齿。
虽然庙朝旧,迹远心自迩。
公行见赵公,此语式举似。
有事当驿闻,毋忘汉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