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竹叶舟,长蓑短笠溯寒流。
呼儿又喜新诗就,丽泽何妨迭倡酬。
细雨斜风竹叶舟,长蓑短笠溯寒流。
呼儿又喜新诗就,丽泽何妨迭倡酬。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于细雨斜风中的江南水乡,身着长蓑短笠,逆流而上的情景。诗人以“细雨斜风竹叶舟”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融入画面之中,竹叶轻摇,仿佛在细雨中轻轻吟唱,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长蓑短笠溯寒流”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和行动,长蓑短笠不仅为诗人提供了避雨遮阳的工具,也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不畏艰难的精神。逆流而上,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挑战,也是对内心坚韧意志的展现。
“呼儿又喜新诗就”一句,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创作新诗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与儿辈分享创作乐趣的温馨场景。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在自然与生活的交融中寻找灵感,与家人共享创作之乐。
最后,“丽泽何妨迭倡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与他人交流、切磋的渴望。丽泽,即美丽的湖泊或河流,这里泛指自然美景。迭倡酬,意为轮流作诗应答,体现了文人雅士之间相互欣赏、互相激发的文学交流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与家人、友人的深厚情谊,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佳作。
华屏山头月初上,喜子能来共村醠。
河西桥外雪片飞,愁子冲寒匹马归。
忆昨丰干初见子,向我喃喃情不已。
欲扶风雅回波澜,不为区区念桑梓。
君不见丰溪村中十万家,朱门粱肉纷如麻。
吴生闭门守四壁,百城万卷徒相誇。
囊空不肯留一钱,好客时时沽十千。
腰间湛卢脱手赠,匣里自保朱丝弦。
我今别子行复东,扁舟直下随飞鸿。
新安江清钓台矗,此时念子心忡忡。
吁嗟乎吾侪意气岂轻掷,一腔虽丹双眼白。
君看世路皆悠悠,别后头颅好珍惜。
春风吹绿雪,湖水生微波。
与君上河梁,携手哀情多。
此时客意难举觞,道傍杨柳郁金黄。
欲折一枝留郢客,柔丝冉冉断君肠。
断君肠,劳君顾,离思??青山暮。
青山暮兮伤我心,我车南还执子衿。
赠尔愧无英琼瑶,倚马聊为梁父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