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其一》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杨绾,故事问胡公。

物议垂为相,风流顿已穷。

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

(0)
翻译
希望能在朝廷中受到重视,文章才华被天下人称赞。
清廉的名声让人敬畏,如同杨绾一样,询问历史事迹则会想起胡公的典范。
众人的舆论预示他将要成为宰相,然而他的风采和风度已经消逝。
他的仁德之言广博且有利,无论是进谏还是建议,都留下了忠诚的痕迹。
注释
朝廷:指朝廷或政府机构。
文:文章才华。
清名:清廉的名声。
杨绾: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以清廉著称。
胡公:另一位历史人物,可能以其公正或智慧闻名。
物议:公众舆论或人们的评价。
风流:风采和风度。
仁言:仁德之言。
献替:进谏和建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为宋宣献公(即宋朝宰相韩琦)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韩琦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敬仰与哀悼。首句“望系朝廷重”赞扬了韩琦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威望,暗示他的影响力深远。次句“文推天下工”则强调了他的文章才华,被誉为当世第一。

“清名畏杨绾”以杨绾(唐朝名臣)的清誉来比拟韩琦的廉洁名声,表明他对道德操守的坚守。接着,“故事问胡公”提及韩琦在处理事务时遵循先例,但又能灵活应对,显示出他的智慧和经验。

“物议垂为相”表达了公众舆论对韩琦担任宰相的期待和认可,而“风流顿已穷”则暗示了他的政治生涯虽然辉煌,但已接近尾声。最后两句“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高度评价了韩琦的仁德之言对国家的长远利益,以及他在决策中表现出的忠诚,即使在去世后,他的贡献和精神仍被怀念。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韩琦德行和政绩的挽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欧阳修对故人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跋陈简斋奏草

诗宗已上少陵坛,笔法仍抽逸少关。

真迹总归天上去,独留奏草在人间。

(0)

海岸七里沙二首·其一

大风吹起翠瑶山,近岸还成白雪团。

一浪搀先千浪怒,打崖裂石与君看。

(0)

送相士高元善二首·其二

稚子烦君一一看,丁宁莫道好求官。

老来正要团栾坐,伴我秋风把钓竿。

(0)

南溪薄晚观水

谁将沙砾壅堤斜,水怒冲堤自决沙。

无数小鱼齐乱跳,琉璃盘底簸银花。

(0)

雨中远望惠山二首·其一

准拟归时到未迟,归时不到悔来时。

惠山不识空归去,枉与常州作住持。

(0)

芗林五十咏·其十二驾月桥

紫霓横天度,银盘涌水来。

先生骑霓脊,盘上捲金杯。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