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色》
《秋色》全文
唐 / 吴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

(0)
注释
染不成:指颜色无法完全附着或渗透。
乾画未销:乾,通‘干’,指画作还未干;销,消失,这里指颜色未褪去。
霏霏拂拂:形容雨丝细密飘洒的样子。
迢迢:形容雨雾绵延不绝的样子。
曾从:曾经沿着。
建业城:古代地名,今南京,多次作为都城,此处代指历史沧桑。
边路:边缘的道路。
蔓草:蔓延生长的野草,常用来形容荒凉景象。
寒烟:寒冷季节里的烟雾,增添凄清氛围。
锁:笼罩,封锁,这里形容景象被草和烟所包围。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时期的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
翻译
色彩浸不透,画还未干涸,细雨纷纷又迷蒙悠长。
曾经沿着建业城边的道路行走,野草蔓延,寒烟笼罩着六朝古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秋意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染不成乾画未销,霏霏拂拂又迢迢”中的“不成乾”,可能指的是天色尚未完全晴朗,“画未销”则是形容云彩如画般展现,但还未消散。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日柔和而又略带哀愁气氛的感受。“霏霏拂拂”四字用来形容天气湿润,云层低垂,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之感。

“曾从建业城边路,蔓草寒烟锁六朝”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回望。建业即南京,历代都有称雄的地方。此句中,“曾从”表明这是诗人亲身经历,“建业城边路”则是具体的地点。这里所谓的“蔓草寒烟”,既形容了秋天植物繁茂而又带着凉意的景象,也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荒凉之感。而“锁六朝”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如今废墟的沉重情感,所谓“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南朝的都城金陵(即今日之南京),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王朝,如今只留下荒废的遗迹和历史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表达了诗人一种淡泊而又不失忧郁的情怀。

作者介绍
吴融

吴融
朝代:唐   字:子华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850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猜你喜欢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二首·其二

古寺遥看入碧空,竹间石径暗相通。

九重宫阙云霄里,千里山河指顾中。

地迥自应消暑气,树高偏易起秋风。

翠微旧址今安在,不用殷勤问远公。

(0)

赠瀚侄·其二

春夜寒犹峭,门前雪更深。

老予尝独坐,谢子远相寻。

共说耕田乐,能谙聚族心。

大家聊自足,何用积黄金。

(0)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其十八鱼乐亭

煦煦依浮藻,遥遥避钓钩。

濠梁隐君子,知乐不知愁。

(0)

桐湖逸墅为邵文实方伯作

何事薇垣蚤乞身,崎岖世路觉劳神。

野花幽草新门径,曲水崇山旧主宾。

卧看閒云归洞口,步随驯鹤绕湖滨。

扁舟许我时来往,林下相望两逸人。

(0)

和吴石山四首·其二寓杭偶成

曾约相携上翠微,柳蜩忽变杏蜂飞。

琴囊剑匣归须早,白雪阳春和更稀。

苔衬屐痕通药圃,云移潭影上渔矶。

悠悠世路真如梦,往事何劳问是非。

(0)

叠前韵酬雪湖二首·其一

青镜空添白发愁,喜逢佳节且同游。

琼楼玉宇光初满,赤壁丹崖景倍幽。

舞兴未阑嗔鹤睡,歌声忽动遏云浮。

田家丰乐今真遂,更祝年年似此秋。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