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从下雉来,欲作补陀参。
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
汝从下雉来,欲作补陀参。
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明智从下雉出发,前往补陀山参拜大士的情景。诗人以“汝从下雉来”开篇,点明了僧人的行程起点,随后用“欲作补陀参”表达了僧人此行的目的地与意图。
接着,“风波了无际,惟有天蔚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僧人旅途中的景象。风浪浩渺无边,象征着旅途的艰难与未知,而“惟有天蔚蓝”则以天空的广阔与宁静,反衬出僧人心境的平和与坚定。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寓意着僧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追求目标的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僧人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坚定,还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王世贞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十日前关内,徬徨畏炎熇。
蒸云惧为霖,更虑暍舆仆。
五日前关外,晓寒峭岩谷。
长此将早霜,禾黍尚芃绿。
即今晴已定,况复驻灵囿。
转燠审无妨,晶阳喜高暴。
絮衣脱换纱,丛樾爽风逐。
今秋已过闰,情知凉应速。
此热实利稼,秀实催嘉谷。
灵台非舛测,农扈有厚福。
何莫非天赐,为民额手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