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前关内,徬徨畏炎熇。
蒸云惧为霖,更虑暍舆仆。
五日前关外,晓寒峭岩谷。
长此将早霜,禾黍尚芃绿。
即今晴已定,况复驻灵囿。
转燠审无妨,晶阳喜高暴。
絮衣脱换纱,丛樾爽风逐。
今秋已过闰,情知凉应速。
此热实利稼,秀实催嘉谷。
灵台非舛测,农扈有厚福。
何莫非天赐,为民额手祝。
十日前关内,徬徨畏炎熇。
蒸云惧为霖,更虑暍舆仆。
五日前关外,晓寒峭岩谷。
长此将早霜,禾黍尚芃绿。
即今晴已定,况复驻灵囿。
转燠审无妨,晶阳喜高暴。
絮衣脱换纱,丛樾爽风逐。
今秋已过闰,情知凉应速。
此热实利稼,秀实催嘉谷。
灵台非舛测,农扈有厚福。
何莫非天赐,为民额手祝。
这首诗描绘了从炎热到凉爽的季节转换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十日内的气候变化,从关内炎热潮湿的景象,到关外清晨寒冷峭壁山谷的情景,再到最终晴朗稳定的天气。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蕴含了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和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诗人通过“转燠审无妨,晶阳喜高暴”表达了对适度温暖的欣赏,认为这有利于庄稼的成长。“絮衣脱换纱,丛樾爽风逐”则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从厚重衣物换成轻薄衣物,以及树木在微风中的摇曳,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舒适感。
最后,“今秋已过闰,情知凉应速。此热实利稼,秀实催嘉谷。灵台非舛测,农扈有厚福。何莫非天赐,为民额手祝。”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为农民带来了丰饶的福祉,值得人们双手合十,心怀感激地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更是对自然界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颂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频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须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