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愁步山㠝岏,看水爱听水潺湲。
山水情似未浃洽,与浃洽之云漫漫。
元气回合绝摹拟,妙境恍惚思跻攀。
真有子矣米海岳,那能混之高房山。
看山愁步山㠝岏,看水爱听水潺湲。
山水情似未浃洽,与浃洽之云漫漫。
元气回合绝摹拟,妙境恍惚思跻攀。
真有子矣米海岳,那能混之高房山。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米友仁云山墨戏卷》。诗中描绘了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感受与深刻情感。首句“看山愁步山㠝岏,看水爱听水潺湲”以愁与爱的情感对比,生动展现了面对山与水时的不同心境。接着,“山水情似未浃洽,与浃洽之云漫漫”表达了山水之间情感交融的微妙与广阔,仿佛与云雾一同弥漫在天地间。
“元气回合绝摹拟,妙境恍惚思跻攀”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山水的不可复制之美,以及诗人对其难以言喻的向往与探索之心。“真有子矣米海岳,那能混之高房山”最后两句,借米友仁(米海岳)与高房山的典故,表达了对真正艺术境界的追求与对假借模仿的不屑,彰显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
离奇轮囷岁月长,犹见当年读书意。
忆昔元美主文盟,一捧珠盘同受记。
七子五子广且续,不放他人一头地。
踽踽穷巷一老生,倔强不肯从世议。
破帽青衫拜孝陵,科名艺苑皆失位。
叔考院本供排场,伯良《红闺》咏丽事。
弟子亦可长黄池,不救师门之憔悴。
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
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
余尝山行入深谷,如此青藤亦累累。
此藤苟不遇文长,篱落粪土谁人视。
斯世乃忍弃文长,文长不忍一藤弃。
吾友胜吉加护持,还见文章如昔比。
句骊之河河水古,贞观万马饮马渡。
淤泥塞道军负土,行人欲寻失故处。
何况司马懿与公孙渊,一胜一败千余年。
萧萧野岸水无言,西流绕出邓子村。
辽西河之右,辽东河之左,太平疆界无彼我。
河左辽之东,河右辽之西,年年入贡高句骊。
天工掷下碧玉环,飞龙游云藏其间。
黑松使者管城子,夺取秀色归屏山。
天孙机杼垂天巧,尺素徘徊度青鸟。
第一峰头金饼圆,云霞照破壶天小。
松年院本非士夫,大年一派传倪迂。
郑虔王维真秀绝,丹青想像开元初。
十里江南小平远,湖山是处情缱绻。
渔艇泊香莲浦秋,陇犊眠青稻畦晚。
男儿生来心好奇,天地画笥真吾师。
朅来坐我孤亭上,貌取横塘烟雨时。
明镫绿酒张高堂,晓风残月催行装。
临觞不御各相视,离忧恻恻缠中肠,人生那得无分手,道谊相亲惟可久。
须知别后梦魂牵,何如且尽杯中酒。
扬州远在天之涯,悲君万里不还家。
青云有路应须致,白首微官亦可嗟。
夕阳衰草关河道,南雁声中霜信早。
长途努力更加飧,无计为君慰衰老。
来往京华十载余,空怜此别恨何如。
更为后会知难再,莫惜因风数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