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自苦时终入苦,来从哀处卒归哀。
既非哀苦中间得,此乐直从天外来。
得自苦时终入苦,来从哀处卒归哀。
既非哀苦中间得,此乐直从天外来。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的《自谢》,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哲理。首句“得自苦时终入苦”,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个规律,即经历过苦难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更深的困境。次句“来从哀处卒归哀”进一步强调,哀伤的情绪往往源自于哀伤的经历,难以轻易摆脱。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消极的描述中,而是笔锋一转,提出“此乐直从天外来”,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苦难,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源于外界的顺境,而是精神层面的豁达与超脱。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人生苦难与欢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然境界的追求。
常爱仙都山,奇峰千仞悬。
迢迢一何迥,不与众山连。
忽逢海峤石,稍慰平生忆。
何以慰我心,亭亭孤且直。
家占溪南千个竹,地临湖上一群山。
渔船多在马长放,出处自由闲不闲。
深树黄鹂晓一声,林西江上月犹明。
野人早起无他事,贪绕沙泉看笋生。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万人惟待乘鸾出,乞巧齐登明月楼。
少妆银粉饰金钿,端正天花贵自然。
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