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枒个样桥。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枒个样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尤其是那千丈翠壁的峭壁,仿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他想象着神仙们乘风而去,跨越的桥梁(槎枒个样桥)则奇特而富有想象力,暗示了山势的险峻和神秘。
"千丈搀天翠壁高",形象地写出山壁之高耸入云,青翠欲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定谁狡狯插遗樵",运用拟人手法,猜测是谁如此巧妙地在峭壁上留下了一处供樵夫休息的痕迹,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趣味。
"神仙万里乘风去",诗人借神仙的形象,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同时也寓言武夷山的仙气缭绕。"更度槎枒个样桥",槎枒形容树木交错,这里指奇特的桥梁,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隐秘而奇特的通道,增加了诗歌的奇幻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武夷山的奇景和神话般的想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境界的憧憬,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山水意境和浪漫情怀。
春物华犹少,春风思已多。
新黄先入柳,微绿自生波。
酒兴潜倾倒,诗情暗揣摩。
流年不须问,判作白头歌。
落尽芙蕖十顷红,败荷衰草满秋风。
夷犹画鹢来天外,嘹唳惊鸿入镜中。
亭榭装成如待我,樽罍开处便思翁。
粗官岂得君留滞,府第深严合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