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水壶山已隔生,何期使节重行行。
直从当宁分忧顾,终与斯民致太平。
茅屋惠来今雨候,德仪端拜古风清。
明公事业须钟鼎,沮溺都忘世上情。
澜水壶山已隔生,何期使节重行行。
直从当宁分忧顾,终与斯民致太平。
茅屋惠来今雨候,德仪端拜古风清。
明公事业须钟鼎,沮溺都忘世上情。
这首明代朱浙的诗《和冯检斋方伯赐诗(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冯检斋方伯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赞扬。首句“澜水壶山已隔生”暗示了时空的遥远,但诗人仍能感受到方伯的影响力。次句“何期使节重行行”表达了对使者频繁来访的意外惊喜,体现了方伯的重视和关怀。
“直从当宁分忧顾”赞扬了方伯在朝廷中积极分担忧虑,关注民生,展现了其责任感。“终与斯民致太平”则表达了对方伯致力于社会安定,带给百姓和平繁荣的期待。接下来,“茅屋惠来今雨候”以“今雨”比喻方伯的恩泽如及时雨,惠及百姓,而“德仪端拜古风清”则赞美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清正风气。
结尾两句“明公事业须钟鼎,沮溺都忘世上情”寓意深远,称赞方伯的事业将如同铭刻在历史上的钟鼎一样永垂不朽,他已超脱世俗情感,一心为公。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对一位贤能官员的深情颂扬。
韩公不信佛,肯信世有仙。
牡丹花上谁所赋,一朝雪拥蓝田关。
阿湘幻化有如此,神仙灼灼在眼前。
使公一语稍低屈,携手同行良非难。
胡为骑马浪自苦,祗令收骨江之边。
乃知此公胸中屼峍有壮气,抵死不肯从湘言。
当时果州有谢女,白昼居室生云烟。
须臾上升众所见,公谓魑魅物怪其逢旃。
后来儒者颇好异,遂令末世坎离龙虎纷纷传。
乃知韩公不可及,泰山北斗不独文章然。
南方春夏交,正是插秧候。
望望惜雨乾,事乃胡大缪。
霖霪已弥旬,雨意犹未透。
山头争出云,不断如饙馏。
滑滑深路泥,幢幢泻檐溜。
只愁地将浮,又恐天果漏。
乖气乱暄寒,重阴错昏昼。
灶硎产鲋鱼,庭树号饥鼬。
梁柱亦何为,尚可充燎槱。
嗟嗟彼苍生,其命固难救。
洪范学不传,将谁执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