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发建兴渚示到陆二黄门诗》
《发建兴渚示到陆二黄门诗》全文
南北朝 / 刘孝绰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扁舟去平乐,还顾极川梁。

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

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

况复千馀里,悲心未遽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前往平乐的途中所见所感,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情感。首句“扁舟去平乐”,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独自乘舟前行的画面,平乐二字预示着目的地的美好与宁静。

“还顾极川梁”一句,诗人回首望向那连接两岸的桥梁,似乎在告别过去,也对未来的未知充满期待。接下来,“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枣树与杏花的香气与景色,给旅途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生机。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致,洛桥的曲折与水边的岛屿,官寺掩映在回环的池塘之中,这些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人文的痕迹,透露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每走一步都感到深深的哀愁,这不仅仅是对旅途本身的疲惫,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对人生、对未来的某种忧虑与感伤。

最后,“况复千馀里,悲心未遽央”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面对前方还有千里的路程,诗人内心的悲伤似乎无尽无休。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短、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心境。

作者介绍

刘孝绰
朝代:南北朝   字:孝绰   号:“神童”   籍贯:南朝梁彭城   生辰:481—539

(481—539)南朝梁彭城人,本名冉,字孝绰,小字阿士。七岁能文,年十四,代父起草诏诰,号“神童”。梁武帝天监初,起家著作佐郎。后迁尚书水部郎。作诗得武帝嗟赏。累擢秘书丞,廷尉卿。被到洽所劾,免官。位终秘书监。 
猜你喜欢

下章安杜渎七首·其一

京洛风尘久不开,晚寻云水到天台。

如何更下章安浦,缥缈山城首重回。

(0)

贺族兄宠妾生子

艳红香紫春正中,扶舆磅礴清气融。

玉麟夜掣香案锁,五云裹送光玲珑。

吾家自是诗书裔,秀杰相承擢丹桂。

太丘合有二方儿,省华须著三尧继。

近闻络秀生伯仁,喜君掌上明珠新。

愿言种德相扶植,此子定是高车人。

(0)

赠敷上人游五山

拄杖挑云过五山,无心出岫倦飞还。

参禅未用多行脚,道在如如不动间。

(0)

题蜀江观·其一

光武中兴三十年,愈民痼疾发灵泉。

吾皇何止如光武,瑞井宜通瑞锦边。

(0)

题严子陵钓台·其一

倡周节义有夷齐,钓渭鹰扬可太师。

西汉颓波无砥柱,先生只合一纶丝。

(0)

再赠寻贤相士二首·其二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

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