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韦侍御先归京》
《送韦侍御先归京》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

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

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

先凭报亲友,后月到长安。

(0)
注释
闻欲:听说你打算。
朝龙阙:朝见皇宫,龙阙指皇宫大门,代指朝廷。
应须:应当。
拂豸冠:拂拭、整理好豸冠,豸冠是古代御史等官员戴的帽子,有独角神兽装饰,象征正直。
风霜:风和霜,比喻旅途的艰辛。
随马去:伴随着马前行,指旅途过程。
炎暑:炎热的夏天。
为君寒:因你的到来或心意而感到凉爽或欣慰。
客泪:离家在外之人的泪水,此处指思乡之情。
题书落:写信时泪水滴落。
乡愁: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对酒宽:借酒消愁,饮酒稍微缓解了乡愁。
先凭:首先凭借。
报亲友:告知亲朋好友。
后月:下个月或者不久之后。
到长安:到达京城长安。
翻译
听说你即将朝见皇宫,应当整理好象征着御史的豸冠。
一路风霜随着马儿远去,你的到来让炎热的夏日也为之清凉。
思乡的泪水滴落在书信上,对饮的酒却能稍微缓解乡愁。
先寄信告诉亲朋好友,之后的月圆之时你将到达长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现了离别时的愁绪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开篇两句“闻欲朝龙阙,应须拂豸冠”表明即将踏上归途,龙阙指的是都城长安的宫殿,而拂豸冠则是出行前的准备,预示着一场旅行的开始。

接下来的“风霜随马去,炎暑为君寒”通过对比春秋二季的气候变化,形象地表达了送别者对于朋友所承受的天气变化的关心。无论是严寒还是酷热,都化作了对远行者的牵挂。

“客泪题书落,乡愁对酒宽”则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交流,通过泪水和书信传达了彼此的思念之情。同时,借着酒精的力量来缓解乡愁,表明了送别者的心境。

最后两句“先凭报亲友,后月到长安”则是对归途中所持希望的表述,诗人期望能够早日将自己的平安消息传达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并盼望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回到京城长安。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离别情感的刻画,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温婉情怀。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访约斋三绝·其一

满城车马隘如云,百万人家暗市尘。

忽到南湖湖上看,始知物外有高人。

(0)

涟漪洞

五门高险势摩天,洞底清泠泻碧涟。

蘋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0)

下章安杜渎七首·其五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

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0)

送杨帅参之任

古来幕府俱才雄,子美严武韩裴公。

近时幕府养清望,一事不到筹帷中。

先生人物宜台省,岂合官曹坐閒冷。

祇今时事欠撑拄,袖手旁观应不肯。

浔阳戈甲屯如云,天子命我参卿军。

江头策马枭黠虏,快作当年虞允文。

欲知允文宰相业,只观采石江头捷。

满望麒麟第一功,不唱阳关第三叠。

(0)

晨兴

晨兴未梳盥,此兴亦何清。

看竹钩帘坐,浇花绕径行。

葛巾聊复正,尘事即时生。

安得箪瓢足,扃门遂野情。

(0)

和姜明甫

诏放山林去,时人冷眼看。

新诗为我赠,高义似君难。

又说同年弟,尤知取友端。

市将梅子隐,冠尚贡公弹。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