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涟漪洞》
《涟漪洞》全文
宋 / 姚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五门高险势摩天,洞底清泠泻碧涟。

蘋藻鱼游知暮雨,薜萝人去锁寒烟。

山樱已熟垂朱实,岩竹新抽露玉鞭。

只恐游人归马急,野僧何惜白云眠。

(0)
注释
五门:可能指五个山峰或五个入口。
摩天:形容极高,直插云霄。
清泠:清凉、清澈。
薜萝:藤蔓植物,常用于形容山林间的自然景象。
朱实:红色的果实,此处指熟透的樱桃花。
玉鞭:形容竹子新叶的形状,如玉质的鞭子。
游人归马急:游人急于回家,马匹也显得急躁。
白云眠:形容野僧在白云缭绕的山中静眠。
翻译
五座山峰高耸入云,仿佛直触天空,山洞底部清冷的水流如绿色涟漪般流淌。
萍藻间游动的鱼儿感知到傍晚的细雨,藤蔓覆盖的山岩上空弥漫着寒冷的烟雾。
山上的樱桃花已经熟透,挂满了鲜红的果实,岩石缝隙中的竹子新长出的嫩叶像玉质的鞭子。
只怕游人急于归去,连野僧也舍不得离开这宁静的白云深处安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高峻险要的山洞景观,五门相连,仿佛直入云霄。洞底流水清澈,荡漾着碧绿的涟漪,显得幽深宁静。诗人观察到水中萍藻随暮雨摇曳,鱼儿穿梭其中,而藤萝覆盖的山岩在游人离去后,唯有寒烟缭绕,更显空寂。

山上的樱花已经熟透,挂满了鲜红的果实,岩竹新发的枝条如玉质的鞭子般挺立。然而,诗人担心游人急于归去,马蹄声疾,唯恐打扰了这山中的静谧。他甚至希望野僧能贪恋这白云深处的安逸,不愿被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涟漪洞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与留连,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作者介绍

姚辟
朝代:宋

润州金坛人,字子张。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授项城令,调通州通判,所至有声。究心六经,与苏洵同修《太常因革礼》。
猜你喜欢

卢骏元宪使寄示会稽竞秀阁识舟亭二诗为各赋一首·其二

海门山边初落潮,西兴渡口浪痕高。

渺渺目乱翻云涛,心识不语迎归桡。

江亭晚日风萧骚,轧哑鸣橹相向摇。

平头雁落沙没腰,舟人底处寻青招。

(0)

道中杂兴五首·其一

濒春欲生妍,梅蕊先媚好。

宁辞犯霜雪,渐拟苏百草。

耿耿甘独待,馀恩及枯槁。

(0)

大涤洞·其一

洞霄问路觅青梯,尚恐岩阿有勒移。

暂许寻山留信宿,何由税驾息驱驰。

七仙不死今仍在,五洞交扃昔所知。

信有灵丹藏箬下,刀圭分乞岂无时。

(0)

大涤洞·其二

旧游风物转头非,只有青山不改移。

深壑贮风驯虎啸,断崖飞瀑翠蛟驰。

郭翁遗迹云烟锁,坡老清名草木知。

笑问聚仙亭上月,风流应不减当时。

(0)

次韵李希声馆中上元直宿

海上飞来百尺山,三呼万岁亦迎銮。

春连禁籞常年早,夜近清都特地寒。

不见星桥开铁锁,似闻雷鼓落铜丸。

起呵冻笔哦诗罢,月傍蓬莱汉阁残。

(0)

谢彰上人远自云门见访

君参云门禅,不远为君说。

千里访衰翁,草鞋三寸雪。

此间禅亦无,一味有衰拙。

乞君煮菜方,归与云门啜。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