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其一》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其一》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

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

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

公馀闭斋阁,黄卷有生涯。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赴京赶考的场景,通过对比古代贤才之名门第、风采才艺,以及个人学问修养等方面进行赞美。首句“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以知名家族相比较,表明士人出身于有文化传统的大家族。此处引用的“天壤”、“芝兰”、“谢傅”均是古代著名之姓或贵族,以此来映衬诗中人物的高贵出身和深厚底蕴。

次句“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则从士人的才艺和学问角度进行赞扬。这里的“班行”指的是古代的名将或贤才,而“风采”则是对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修养的描述;“诗礼”指的是儒家文化中的诗书礼仪,士人在这方面的造诣不仅仅是为了应付科举,更是其内在品性的体现。诗中通过“倍光华”来形容士人的学问和修养超乎寻常,光彩夺目。

第三句“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则描写士人赴京赶考的决心与气概。“万里鞭先著”用骑马行进的形象来表达士人的远行和坚定的意志;而“连城玉未瑕”则以完整无缺的玉石比喻士人的品德如同完美无瑕的宝玉。

末句“公馀闭斋阁,黄卷有生涯”,表现了诗中士人在科举考试前夕的勤奋与准备。“公馀”指的是士人关闭书房潜心攻读,“黄卷”则是古代书籍的统称,而“有生涯”意味着士人的学问之深厚如同大海一般,广博无边。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比和形象的运用,不仅赞美了士人的出身、才艺与品德,更描绘了一位怀抱远大理想赴京赶考者的坚定意志和深厚学问。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涿州行宫作

千山远作屏,一水清而抱。

阶墀足松石,节棁无山藻。

省方适静憩,汲古资幽讨。

不独容膝安,已觉悦心好。

涿鹿正面南,塔影秋云表。

(0)

东竺庵

穿林破秋烟,搴萝湿晓露。

云中峰态幻,雨后溪声怒。

静室聊可憩,赏心于此遇。

既欣笔砚随,便令座席布。

云罩在上方,钟声时静度。

分付舍利光,待我重来晤。

(0)

秋日静寄山庄

夏山太浓春浅淡,惟有秋山最可人。

小别田盘过岁半,白云绿岫如相亲。

岫态云容还似旧,流泉之畔松阴茂。

凭高意趣合杳冥,得妙心神忘去留。

心神意趣适所如,山庄静寄名实符。

太行之阳有盘谷,琼台中天而悬居。

时时钟磬下云间,疑有佺期相往还。

却笑苦求万年药,不及乐此一日閒。

(0)

僧巨然雪图

画雪难画寒,留白谁不晓。

高张三伏间,肌粟生多少。

缬枝饶冷英,绕树断归鸟。

迷目尚皑皑,澄怀自了了。

朔景故凄其,而胡灞陵道。

(0)

题王翚匡庐读书图

瀑迥山深水阁虚,高张上伏乐几馀。

底缘却得尘千斛,匡俗先生此卜居。

(0)

题名画大观十帧·其四古木寒溪

寒溪烟霭濛,略彴支溪曲。

苍然古木间,可以结茅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