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游兴发特寻君,屐齿筇枝绕四邻。
峰北看云忘世务,涧南听水得天真。
名高寂寞存僧史,林下风流似晋人。
何日枇杷苦笋熟,却游未减去年春。
山游兴发特寻君,屐齿筇枝绕四邻。
峰北看云忘世务,涧南听水得天真。
名高寂寞存僧史,林下风流似晋人。
何日枇杷苦笋熟,却游未减去年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游览时的心境和所见。开头两句“山游兴发特寻君,屐齿筇枝绕四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之情,以及脚下穿越崎岖山路的情景。
接着,“峰北看云忘世务,涧南听水得天真”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山中忘却尘俗,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山峰之巅,云烟漫卷,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了红尘中的烦恼;而溪流潺潺的水声,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清新与纯净。
“名高寂寞存僧史,林下风流似晋人”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上隐逸之士的怀念,以及山中那种超脱尘世的文人雅致。这里的“名高”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对历史上的某些隐逸之士的赞美,而“林下风流似晋人”则是在赞叹山中的自然氛围,宛如古代晋人的清雅。
最后,“何日枇杷苦笋熟,却游未减去年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的期待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里的“枇杷”是指一种水果,即荔枝,而“苦笋熟”则是在描绘等待时机成熟之感;而“却游未减去年春”则表明诗人对于山中游玩的情趣并没有减少,依旧如同去年春天一样。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寄托之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