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初呈,冰轮乍辗,迤逦光生池面。
记得西岩欲堕时,喜今夕、来年重见。
一曲霓裳,千年玉斧,谁向广寒游遍。
十二琼楼皓魄圆,应独照、丹心一片。
宝鉴初呈,冰轮乍辗,迤逦光生池面。
记得西岩欲堕时,喜今夕、来年重见。
一曲霓裳,千年玉斧,谁向广寒游遍。
十二琼楼皓魄圆,应独照、丹心一片。
这首明代夏言的《鹊桥仙·中秋白鸥园赏月》描绘了中秋之夜在白鸥园赏月的情景。开篇"宝鉴初呈,冰轮乍辗"以瑰丽的比喻,将明亮的月亮比作珍贵的镜子刚刚展现,冰轮(指月亮)初升时的光辉在池面上缓缓扩散。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此时的景象,欣喜于今年又能再次欣赏到同一轮明月。
"一曲霓裳,千年玉斧"借用了神话传说,暗示月亮如同仙女的霓裳舞动,又似是天工用千年玉斧精心雕琢,形象地展现了月亮的皎洁和神秘。"谁向广寒游遍"进一步表达了对月宫的遐想,想象有人已经游历过那遥远的广寒宫。
最后,诗人聚焦于中秋月圆的景象,"十二琼楼皓魄圆"描绘出月亮如洁白的琼楼般高悬,而"应独照、丹心一片"则寄寓了诗人对忠诚和纯洁心灵的赞美,认为这明亮的月光照耀的不仅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人的高尚情操。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中秋月夜的景色,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作者的文采与哲思。
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
翠峄倚天末,髣髴东南隅。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平原积磥砢,灵河鸣泉珠。
小径斗折上,行与狐兔俱。
循崖索斯篆,恍惚东封书。
丛巅集莲瓣,岩岩瞰青徐。
正途尽茅塞,正尔宜羊车。
蚌珍不蔽美,岧峣到枌榆。
南门肃孟庙,冠袂先抠趋。
气大夙有配,邾少不必都。
盥既觌慈靖,择师谁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