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墨竹寄赵君公复·其二》
《题墨竹寄赵君公复·其二》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语]韵

潇洒渭川上,数竿净如许。

秋思满江南,寒烟淡疏雨。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雅脱俗的墨竹图景,通过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墨竹在渭川之上的潇洒姿态。墨竹以数竿的形式呈现,其形态干净利落,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独立于世,不染尘埃。秋意渐浓,思绪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江南飘荡,心中充满了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画面中,淡淡的寒烟与稀疏的细雨交织在一起,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也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时间的流逝感。寒烟淡而悠长,如同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绵延不绝;疏雨则轻柔地洒落,象征着自然界的细腻与温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竹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墨竹的高洁与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墨竹这一意象,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与理想,使得作品具有了深刻的艺术内涵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汤阴谒岳忠武祠

不为君王忌两宫,权臣敢挠将臣功。

黄龙未饮心徒赤,白马难遮血已红。

尺土临安高枕计,大军河朔撼山空。

灵旗故土归来后,祠庙犹严草木风。

(0)

自嘲

生平文字最相亲,竟为斗升羁此身。

得米如添新宝物,看书似遇故乡人。

荒斋也可为安宅,徒步何妨当画轮。

盘里犹余陈苜蓿,无须逢客说清贫。

(0)

南海神庙怀亡友李南涧

海日入殿光珑?,翻波荡日飞赤虹。

绕楹抱栋不得住,蛟螭四走光熊熊。

衮衣流云月满容,心约一寸肃万松。

晦明云雾寒敛面,如有神物循人踪。

钩瘿大叩鸣绿铜,十仞殿壁鞺鞳空。

徘徊外视白一气,海色直入阴晴中。

宁知万年黑波底,犹有法物羁求雄。

雨檐风廊建文石,刺史一版墨藓浓。

昂藏古貌如老翁,其余高卑若儿童。

摩挲未有毡槌从,掌至汗石不可通。

忽来感逝忧丛丛,大云山人出山东。

南来碑版搜拓尽,是地昔曾来此公。

呜呼遗墨近未脱,湘滩魂魄栖何峰。

昔闻一鼓走沧海,沧海陵谷重相逢。

焉能招魂致鬼友,起尔灵气寻灵宫。

文鱼青虬足水国,霞衣霓裳朝海宗。

髯乎挥手入浩荡,神与游戏于无穷。

送之飒去遂千古,出入侍从双虹戏。

莲花师子山色晚,颓景千里层波红。

翕然光敛水气上,顾视衣带寒有风。

兹游忽感生死别,此生恐以多情终。

(0)

同杨计公谒刁蒙吉先生

三年曾有约,今岁始能复。

携我同心人,登龙展私淑。

入门炙道儿,閒庭一何肃。

先生抱道深,元气如可掬。

正议回狂澜,耻与时贤逐。

圣也戆而狂,意行无边幅。

三日坐春风,句萌学草木。

洗耳聆铎音,谈经继白鹿。

(0)

曲峪镇远眺

地近边墙画角鸣,朔风割面冻痕生。

雕盘大漠寒无影,冰裂长河夜月声。

新鬼或传归远戍,黑云浑欲压空城。

凭高差喜狼烟息,铙吹飞来列校营。

(0)

家园消夏·其一

荒畦种蚕豆,小圃栽萝蒿。

蒿长豆荚大,摘采宁辞劳。

驱愁似避疟,寻乐如追逃。

缅怀一亩宫,犹是先人膏。

一时功名意,于我吹鸿毛。

清晨石上立,爽气西山高。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