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砺三首·其三》
《八砺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愤气填膺奈若何,千生万死不消磨。

夷齐道丧纲常坏,汤武兵兴叛逆多。

天外游心穷碧落,风前注目寄苍波。

此时此意那容说,环顾斜阳一浩歌。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郑思肖在宋末元初动荡时期内心的激愤与无奈。首句"愤气填膺奈若何"直接抒发了他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无能为力之感,"千生万死不消磨"则展现出他坚韧不屈的精神,即使面临生死威胁,也不会放弃心中的信念。

接下来的两句"夷齐道丧纲常坏,汤武兵兴叛逆多"借用了古代贤人伯夷、叔齐和商汤、周武王的事迹,批评社会道德沦丧,统治秩序遭到破坏,叛逆者众多,暗示了社会的混乱和道德的败坏。

"天外游心穷碧落,风前注目寄苍波"通过描绘开阔的天空和江水,寓言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心志高远,将目光投向远方,寄托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坚守。

最后,"此时此意那容说,环顾斜阳一浩歌"以壮丽的夕阳景象收尾,表达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无法明言内心情感,只能借歌声来抒发,体现了他的孤寂与悲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郑思肖作为南宋遗民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坚持。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玉连环.夏景

梧桐密处清阴重。碧纱风弄,落花帘外舞轻红。

又与苍苔补空。雪藕调冰,佳兴有谁堪共。

日长纵得绣功夫,不够将愁将梦。

(0)

望江南·其五新桥

溪南好,新桥一道通。

雁齿溪边飞宿鹭,鱼鳞花下偃垂虹。画槛正当中。

(0)

烛影摇红·其一寿吴冰仙夫人

甲帐琼台,彩鸾初嫁年华妙。

红窗窈窕日无愁,但见嫣然笑。笑尽珠围翠绕。

谁解受、笔封墨诰。画帘乍捲,香篆微闻,湘纨淡扫。

金石摩挲,青编粉印看新稿。

酒阑灯灺忆当年,梦破巫山晓。应是胡麻饭饱。

映桃花、风姿不老。拼试轻鞭,几时搔背,麻姑乌爪。

(0)

南柯子·其一懒懒和卿谋韵

侍女休催绣,才郎莫画眉。春来常倩梦追随。

只为罗衣、不耐晓风吹。垂手嫌红袖,凭肩恋锦帷。

生憎花影学人窥。央得鹦哥、传语却忘谁。

(0)

谢池春慢.寒食,用张先韵

湘帘绣幕,早吹得、东风到。

禁火碧烟疏,上冢香尘晓。

柳岸青方嫩,花墅红犹少。酒旗斜,岚岫渺。

沙平草细,野水连残照。五陵挟弹,争走马、长楸道。

天气晴兼雨,人面嚬还笑。

雾染春衫湿,歌溜莺声小。时虚度,愁未了。

调笙何处,总如伊凉调。

(0)

一丛花·其一东村观海棠

垂杨东去径逶迤。村口绿烟迷。

高楼昼闭春风暖,海棠映、丽日迟迟。

枝弄莺簧,香翻蝶粉,妃子睡醒时。

艳阳天是看花期。谁解惜芳菲。

东君付与闲人管,欢场里、肯蹙双眉。

有酒重斟,一鞭残照,鸦乱草桥西。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