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
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
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濛。
频骋望,征帆灭处,远霭与俱穷。
古今来画手,谁如庄叟,笔底描风。
有江南一派,北苑南宫。
我亦烟霞骨相,闲点染、懞懂难工。
但记取、维摩诘语,山色有无中。
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
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
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濛。
频骋望,征帆灭处,远霭与俱穷。
古今来画手,谁如庄叟,笔底描风。
有江南一派,北苑南宫。
我亦烟霞骨相,闲点染、懞懂难工。
但记取、维摩诘语,山色有无中。
这首《满庭芳·题画》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作品,通过对画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画艺的高超评价,展现了作者的艺术见解和个人情感。开篇"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浮云都逐飞鸿",描绘了雨后清晨的清新景色,云彩随大雁远去,暗示画面的开阔与动态感。
"文君翠黛,一霎变颦容",借用卓文君的典故,形容画中人物神情的变化,富有诗意。接下来的"多少风鬟雾鬓,青螺髻、飘堕空濛",细致描绘了女性的秀发之美,营造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意境。
"频骋望,征帆灭处,远霭与俱穷",通过主人公的眺望,展现出画面的深远空间,以及海天一色的辽阔景象。接着,作者将自己与古代画师庄子相提并论,赞美画中的江南景色如同南苑北宫般精致。
"我亦烟霞骨相,闲点染、懞懂难工",表达了作者自谦的艺术追求,虽自称难以达到极致,但仍沉醉于自然之美。最后以维摩诘的禅意作结,"山色有无中",强调画境的含蓄与深远,留给观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作者自我心境的流露,体现了董其昌深厚的绘画修养和审美情趣。
石上何曾有莲起,世间乃有石莲子。
小长圆黝劲莫当,比他莲子不相似。
野人采摘向山嵎,是时秋尽山草死。
踏柯攀藤不可知,扪来多在空岩里。
野人为我言,此物非偶尔。
岩间石峭立,莲生付其址。
当时李广挟弓矢,晓行射石如射虎。
石也因之动颜色,坚不摧金石不止。
主者既贞附者耻,斯莲劲实亦如此。
我因举此问野人,此事何人传与君。
是物无乃小小尔,实拳满袖空纷纶。
世间万物概有用,此物何用君胡陈。
野人仰面忽鼓掌,空山日落君不赏。
秋风渐高晚天白,飞泉欲咽咽不响。
我荷长镵出深谷,子向前溪荡双桨。
忽然谈笑幽意并,山醪一酌为君饷。
幽期转促醉不得,回首千秋有馀想。
此时与子张空拳,会心如山未堪强。
更有清欢期,高楼月初上。
壶收玉矢声,骰冷金盘响。
巧思托射覆,灵心献双掌。
我手或应三,君拳恐非两。
三三两两不可定,信者将疑諠者静。
兴洽偏宜想像深,量涩翻因揣摩醒。
嗟哉斯莲不易求,为君豪饮添觥筹。
会须深囊贮清秘,花前文酒亦藏钩,君不见何吾周。
《石莲子》【明·伍瑞隆】石上何曾有莲起,世间乃有石莲子。小长圆黝劲莫当,比他莲子不相似。野人采摘向山嵎,是时秋尽山草死。踏柯攀藤不可知,扪来多在空岩里。野人为我言,此物非偶尔。岩间石峭立,莲生付其址。当时李广挟弓矢,晓行射石如射虎。石也因之动颜色,坚不摧金石不止。主者既贞附者耻,斯莲劲实亦如此。我因举此问野人,此事何人传与君。是物无乃小小尔,实拳满袖空纷纶。世间万物概有用,此物何用君胡陈。野人仰面忽鼓掌,空山日落君不赏。秋风渐高晚天白,飞泉欲咽咽不响。我荷长镵出深谷,子向前溪荡双桨。忽然谈笑幽意并,山醪一酌为君饷。幽期转促醉不得,回首千秋有馀想。此时与子张空拳,会心如山未堪强。更有清欢期,高楼月初上。壶收玉矢声,骰冷金盘响。巧思托射覆,灵心献双掌。我手或应三,君拳恐非两。三三两两不可定,信者将疑諠者静。兴洽偏宜想像深,量涩翻因揣摩醒。嗟哉斯莲不易求,为君豪饮添觥筹。会须深囊贮清秘,花前文酒亦藏钩,君不见何吾周。
https://shici.929r.com/shici/2w9zGkE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