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入那山读书》
《再入那山读书》全文
明 / 李士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旧客重来古刹林,柏条飞帚拂尘襟。

泻泉风送晴还雨,密树云栖昼亦阴。

迹印苔痕知鹿过,鉴开萍孔识鱼沉。

石床坐久僧归院,更看蒲团与论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古老寺庙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环境的静谧与自然之美。首联“旧客重来古刹林,柏条飞帚拂尘襟”点明了诗人身份和地点,以“旧客”自居,流露出对古寺的熟悉与亲近感,同时通过“柏条飞帚”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清扫落叶、拂去尘埃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颔联“泻泉风送晴还雨,密树云栖昼亦阴”进一步渲染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泉水在风中时而晴朗时而带雨,树木间云雾缭绕,即使在白天也仿佛笼罩着一层阴凉,这种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暗示了寺庙环境的幽静与神秘。

颈联“迹印苔痕知鹿过,鉴开萍孔识鱼沉”则通过动物的痕迹和水面的细微变化,展现了寺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鹿蹄印留在苔藓上,鱼儿沉入水底,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石床坐久僧归院,更看蒲团与论心”表达了诗人长时间静坐于石床上,与僧人交流内心感受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以及与僧侣之间的精神交流,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士灏
朝代:明

李士灏,程乡(今梅州)人。
猜你喜欢

过芙蓉岭对镜岭羊斗岭新岭塔岭赋短歌五首·其四

第四岭头分两邑,相背无情水流急。

浙河东下彭蠡西,到海终须合为一。

海东闻有沃焦石,万国之水不供吸。

世故人心千百岐,有生必死终无迹。

焉用皇皇兮仍汲汲。

君不见塔岭之塔焉在哉,不如有酒斟一杯。

(0)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其八

今日都无病,重阳倏又过。

浊醪常醉好,佳菊未开多。

岂必皆时节,焉容不啸歌。

一樽二三友,风雨奈予何。

(0)

凤山古祠

林木摧折堂庑倾,其中塑像犹纵横。

狂巫腾踏野老拜,瘦鸡薄酒邀神明。

形容诡怪蛇虺乱,声音丑恶鸱枭鸣。

灾牛祸犬亦可作,世有此事何由平。

(0)

第二百

茫茫天造间,高岸尚为谷。

百川日东流,势阅人代速。

(0)

失调名

知他今夜,好好为谁梳洗。

(0)

送雷监赴阙庭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

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

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