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
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
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
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
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
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
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
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
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赴任的场景,充满了隆重和紧迫的情感。开篇“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表明准备工作已经完毕,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则写出了官员们在处理公务时的认真态度和高效率。
接下来的“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表达了急迫感,一份紧急的任命书信已经到来,没有时间再耽误。“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描绘了官员乘坐的船只迅速离岸,沿途围观的人群密集。
“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则展示了一场盛大的饯行宴会,宾客满座,酒杯不断。这种热闹的氛围与送别的忧伤形成对比。“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中,“攀饯”的动作充满了不舍和依依惜别的情感,而“贺荣且欢娱”则表达了一种祝福与喜悦的复杂情绪。
最后,“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写出了官员在赴任前夕,在长安城外的柏梁驿参加宴会的情景,以及他对即将到来的重要职位(“重右职”)所持有的谨慎态度。结尾“蹉跎独海隅”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官员未来的某种担忧或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紧张而又庄重的送别场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即将远行者的深切关怀和祝愿。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